和刘寺簿韵就述丐祠意

作者:廖行之 朝代:宋代

和刘寺簿韵就述丐祠意原文

衡湘风物佳,微产亦丰美。
清腴足秔稻,隽永到梨柿。
一饱自有余,此乐渠有涘。
况逢使君贤,公余多燕喜。
新诗且间作,健笔时一泚。
形骸了区别,肝胆洞遐迩。
言论斯霭如,旨意意不忘起。
梧槚良哉培,稂莠早耘耔。
我愚莫孰何,流辈敢伦似。
每闻循循诱,敢愧空空鄙。
高堂有白发,富贵宁羡彼。
丐公成此心,万事欢菽水。

诗词问答

问:和刘寺簿韵就述丐祠意的作者是谁?答:廖行之
问:和刘寺簿韵就述丐祠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廖行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廖行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风物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丰美

(1).形容事物的丰富美好。《韩诗外传》卷七:“如是,则天气奉养而生物丰美矣。” 宋 文同 《谢就差知兴元府表》:“川陆宽平,鱼稻丰美。”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特敕各该衙门,凡东宫朝会一应仪注,早为详订,鑾舆麾仗一应法物,早为完缮,所贵周慎丰美,以饰采章,而耸观听。” 马南邨 《燕山夜话·咏蜂和养蜂》:“如果我们能够到处多栽花果树木,增加蜜源,那末,不止养蜂业可以发展, 北京 的自然风光和物产状况也会更加丰美。”

(2).形容资质、仪态的丰满美好。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诞载丰美,俊颖夙繁,性与体和,孝友穆融。”《南史·庾杲之传》:“状貌丰美,颐颊开张。”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达命》:“问同在内诸公云:‘ 周旋 仪貌如何?’或以丰美对。”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十六宗》:“古今之中,唯南碑与 魏 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3).谓光大其盛德。《艺文类聚》卷十二引 汉 傅毅 《明帝诔》:“下制九州,上係皇极,丰美中世,垂华亿载。”

(4).谓极力赞美。 宋 柳开 《东郊野夫传》:“汝无恨他人之不我善,盖自不能善於人耳;汝苟周於人,即何有不汝丰美乎。”

清腴

犹清美。 清 曹寅 《松茨四兄远过西池》诗之六:“吾宗诗渊源,大率归清腴。” 清 黄景仁 《龙井》诗之四:“灵芽原有种,他处逊清腴。”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於是深闭固拒,终身不与外省人接……偶一渡 洞庭 ,出 长江 ,遇 大河 ,发 崑崙 ,不曰‘ 扬子江 一带多水族’,即曰‘ 黄河 以北少性情’。过一地必曰:‘不如吾 湖南 之清腴也。’”

秔稻

粳稻。《文选·扬雄<长杨赋>》:“驰骋秔稻之地,周流棃栗之林。” 李善 注:“《説文》曰:‘秔,稻属也。《声类》以为秔,不黏稻也。’《汉书》 东方朔 曰:‘ 涇 渭 之南,又有秔稻、棃、栗之饶。’”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臣论秔稻书》:“ 江 表惟 长沙 名有好米,何得比 新城 秔稻邪?”《明史·食货志三》:“供用库,贮秔稻、熟米及上供物。”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 西藏 山谷阻深……特其土地磽确,栽种独宜青稞,上者止於牟麦,而秔稻不适於土宜。”

隽永

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汉书·蒯通传》

语颇隽永,耐人寻味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公余

公务之馀暇。 宋 韩琦 《登广教院阁》诗:“岑寂禪扉启画关,公餘为会一开颜。” 明 袁宗道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诗之二:“公餘寻古蹟,先上 鲁连臺 。”《红楼梦》第七八回:“这 恒王 最喜女色,且公餘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

燕喜

(1).宴饮喜乐。《诗·小雅·六月》:“ 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 朱熹 集传:“此言 吉甫 燕饮喜乐,多受福祉。” 唐 柳宗元 《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今又将亟驾省謁,从容燕喜,是又可歌也。” 清 杨潮观 《寇莱公思亲罢宴》:“当此千秩大庆,百福俱全,正该燕喜开怀,缘何却生烦恼?”亦指欢喜。《宋史·乐志七》:“珪币告虔,神灵燕喜。”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做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依随。” 王季思 等注:“燕喜,欢喜。”

(2).喜庆之宴。《梁书·贺琛传》:“夫食方丈於前,所甘一味。今之燕喜,相竞夸豪,积果如山岳,列肴同綺绣。” 宋 王禹偁 《大阅赋》:“还北闕,御 东华 ,燕喜斯备,庆赏有加。” 清 朱彝尊 《<感旧集>序》:“先生仕为郎,一时巖廊翰苑,朝会燕喜,应制投赠之作,咸乐得先生甄综之。”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间作

在作物的行间进行播种另外的作物

健笔

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 南朝 陈 徐陵 《让五兵尚书表》:“虽復 陈琳 健笔,未尽愚怀。”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宋 朱熹 《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追次元韵偶成》之一:“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并 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马茂元 《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 姚鼐 虽每每自恨才短,无雄文健笔,然而他的散文,却能温润清深,自成体貌。”

形骸

形体(多指人的)

区别

差别;不同之处

固有区别

没有区别

肝胆

(1) 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

肝胆相照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2) 比喻勇气、血性

他肝胆过人

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 陆游《诗酒》

(3) 比喻关系密切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

遐迩

远近

言论

关于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务的议论

提倡 *

常好言论。——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旨意

(1) 用意

根据神的旨意制定的教会的法规

(2) 意旨

梧槚

亦作“ 梧榎 ”。 1.榎,同“ 檟 ”。梧桐与山楸。两者皆良木,故以并称,比喻良材。《孟子·告子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檟,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孙奭 疏:“梧,桐也;檟,山楸也;樲棘,小酸枣也。梧檟可以为琴瑟材,是良木;小酸枣,无用之才也,是贱木也。”《淮南子·修务训》:“木熙者举梧檟,据句枉。”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知天说》:“梧檟培矣,而荆棘亦滋也;参蓍产矣,而乌附亦植也。”

(2).喻人才。 宋 曾巩 《送程公辟使江西》诗:“云裘数曲秀兰蕙,凤盖相摩擢梧榎。”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孰分与梧檟之樲棘乎!”

稂莠

(1) 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

(2) 比喻害群之人

耘耔

语本《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谓除草培土。后因以“耘耔”泛指从事田间劳动。 汉 张衡 《东京赋》:“兆民劝於疆埸,感懋力以耘耔。”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如五穀之性,不艺植,不耘耔,何以知其种之美耶?”

孰何

(1).犹谁何。诘问之辞。《汉书·卫绾传》:“ 文帝 将崩时,属 孝景 曰:‘ 綰 长者,善遇之。’及 景帝 立,岁餘,不孰何 綰 。”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不问也。’ 李奇 曰:‘孰,谁也。何,呵也。’何即问也。不谁何者,犹言不借问耳。”

(2).犹奈何。对付或处置。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始命鞍,踶鸣人立,左右驤拒,不可制,易十数健卒,莫能孰何。”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秦桧待金使》:“左右相顾,莫敢孰何。”

流辈

同一辈份或同一类人

评论时文,高出流辈

循诱

见“ 循循善诱 ”。

空空

(1) 空无所有

空空的食品间

(2) 白白地;徒然

我求她立地回音,她却是不肯遵守。空空又等了一周。——郭沫若《瓶》

高堂

(1) 高大的厅堂

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论衡·别通》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唐·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从军》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菽水

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 子路 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宋 陆游 《湖堤暮归》诗:“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髮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齏盐之分。”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只愁母老羣儿幼,菽水蒲编供不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