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玲珑峰原文

朝催行骑缘谷东,新程逐处咨民风。

沿冈度涧凡几重,路右遥见凌霄峰。

巍乎气象迥不同,群山拱伏孰与京。

倚天拔地超哉雄,嵌空洞穴宛转通。

嶊崣巀嶭森巃葱,奇葩真树那可名。

幻以云气郁丰隆,石户俨开守玉童。

丹灶碧火其燄红,垂垂铁锁悬长空。

凡骨怅望难寻踪,在昔下风访崆峒。

塞垣荒略传何从,欣兹始遇名玲珑。

飞来奚事艳吴中,至今吟咏纷莫穷。

诗词问答

问:玲珑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玲珑峰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一

2. 叶

参考注释

行骑

行走的马。 唐 武元衡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诗:“綺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唐 白居易 《经溱洧》诗:“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落日一相送,远立行骑没。”

逐处

各处;每处;随处

人间逐处有真情

民风

民众的风气;民间风俗

民风淳朴

凡几

共计多少。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沙三》:“ 虎邱 繁华甲天下,酒楼歌榭,画舫灯船,每岁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几。”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编》六:“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正不知凡几。”

遥见

远远望见。《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使之遥见而指属,则虽韩卢不及众兔之尘。” 唐 薛能 《升平词》之二:“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程。”

凌霄

(1) 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

浩气凌霄

(2) 凌霄花

气象

(1)

(2) 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下雨、闪电、打雷等等

气象万变

(3)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4) “气象学”的俗称

(5) 事物的情况、态势

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6) 景色,景象

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山气象

(7) 指迹象

见是伏兵气象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群山

(1) 山连山

群山环抱

(2) 必须飞越的山脉或山峰——主要用于航空学

飞越从智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群山

拱伏

敬服。《西游记》第一回:“众猴听説,即拱伏无违。”《西游记》第十五回:“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

孰与

(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庄王 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 齐 无 秦 ,则天下集 齐 , 亲弗 必走,则 齐王 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 韩翃 ,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 德宗 曰:‘与诗人 韩翃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汉 班固 《东都赋》:“且夫僻界 西戎 ,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 齐 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

(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 巫马子 谓 子墨子 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 徐公 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 商君 、 吴起 、大夫 种 ?”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 渭 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倚天拔地

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

嵌空

1.亦作"嵌空"。 2.空阔。 3.凹陷。 4.玲珑。

洞穴

(1) 在土中、在峭壁上或在小丘里挖出来的空间,尤指有洞口通到地表面的天然地下室

(2) 往往指较大的或范围不定的地下洞

(3) 山洞的深处

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嶊崣

见“ 嶊嵬 ”。

巀嶭

(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陕西省 泾阳 、 三原 、 淳化 三县交界处。传说 黄帝 曾铸鼎于此。《汉书·地理志上》:“ 池阳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巀,一本作“ 嶻 ”。 颜师古 注:“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 汉 扬雄 《长杨赋》:“左 太华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为弋,紆 南山 以为罝。” 唐 陆龟蒙 《和古杉三十韵》:“恐是 夸娥 怒,教临 嶻嶭 衰。”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 宋 欧阳修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诗:“嶻嶭高城 汉水 边,登临谁与共躋攀。”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剑石铭》:“铭曰:鍊质鸿濛,挺锋巀嶭,正一之气,勿壅勿遏。”

奇葩

(1).珍奇的花。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奇葩逸丽,淑质艶光。”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庆赏》:“只见万种奇葩呈艶丽,十分春色在枝头。”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春兰秋菊呵竟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

(2).喻出众的作品。 碧野 《名城颂》:“﹝《丝路花雨》﹞这朵鲜艳多姿的艺术奇葩,给死者以怀念,给生者以欣慰。”

气郁

心情郁闷。《晏子春秋·问上六》:“气鬱而疾,志意不通,则 仲由 、 卜商 侍。” 明 高攀龙 《困学记》:“气鬱身拘,大不自在。”

丰隆

(1).亦作“ 丰霳 ”。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椉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 丰隆 乃出,以将其雨。” 高诱 注:“ 丰隆 ,雷也。”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叱 丰隆 ,奔列缺,轰然霹靂,天地俱裂。”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淙淙飞泉下幽壑,輣衝百道鸣丰霳。” 郭沫若 《创造者》诗:“你听,他声如丰隆。”

(2).丰盛隆厚。《后汉书·公孙瓒传》:“据职高重,享福丰隆。”《宋书·礼志三》:“其优衍丰隆,无所取喻。” 宋 李之仪 《与金马部书》之十一:“至于樽俎丰隆,祖帐华茂,倾意於俯格,而至巷无居人。”

(3).高大崇隆。《艺文类聚》卷六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建安城门峡赋》:“瓌诡丰隆,质状不同,班黄糅采,玄紫潜通。”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登兹楼以相羊兮,爱结构之丰隆。” 清 张惠言 《景福宫赋》:“丰隆穹崇,岧嶤崔巍。”

石户

(1).上古传说中的地名。《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其友 石户 之农。”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 石户 ,地名。”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表》:“岂可逡巡固让,方示 石户 之农。”

(2).见“ 石户农 ”。

(3).石门。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饭僧》诗:“钻燧断山木,揜岸墐石户。” 南朝 梁 江淹 《杂词·构象台》:“苔蘚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 宋 苏轼 《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

玉童

(1).仙童。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 西王母 与群仙游 员邱 之上,聚神蛾以琼筐盛之,使玉童负筐以游四极。”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缩地朝珠闕,行天使玉童。”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蚕吐五采,双双玉童,树发寳盖,清谈梵宫。”

(2).美貌少女。 唐 李白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诗:“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 宋 苏轼 《菩萨蛮·杭妓往苏迎新守杨元素》词:“玉童西迓 浮丘伯 ,洞天冷落秋萧瑟。”

(3).小童的美称。 唐 李商隐 《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冯浩 笺注:“小童,主启闭者。”

丹灶

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渐渐

垂垂老矣

长空

宽广高远的天空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 * 《蝶恋花·答李淑一》

遨游长空

凡骨

凡人或指凡人的躯体、气质。 唐 曲龙山 《玩月诗》:“ 曲龙桥 顶玩 瀛洲 ,凡骨空陪汗漫游。” 宋 陆游 《登上清小阁》诗:“欲求灵药换凡骨,先挽天河洗俗情。”《四游记·铁拐修真求道》:“ 铁拐 姓 李 ,名 玄 , 铁拐 乃其后假身别名也。先生质非凡骨,学有根源。”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老人命生坐,言曰:‘吾女当来见客。客了无凡骨,可为吾友。’”

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在昔

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 鯀 陻洪水,汩陈其五行。” 汉 班固 《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

下风

(1) 风所吹向的那个方向

不要在下风的方向救火,那太危险了

(2) 比喻处于下位,卑位

崆峒

(1)

(2) 山名,在甘肃

(3) 岛名,在山东

(4) 指仙山

此去定教扶圣主,将军真可倚崆峒。——《杨家将演义》

塞垣

(1).本指 汉 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 长城 ;边关城墙。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 秦 筑长城, 汉 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文选·鲍照<东武吟>》:“始随 张校尉 ,占募到 河 源;后逐 李轻车 ,追虏穷塞垣。” 张铣 注:“塞垣, 长城 也。” 金 元好问 《发南楼度雁门关》诗之二:“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 明 何景明 《陇右行送徐少参》:“ 陇右 地, 长安 西行一千里, 秦 日 长城 号塞垣, 汉 时故郡称 天水 。”

(2).指北方边境地带。 前蜀 韦庄 《送人游并汾》诗:“风雨萧萧欲暮秋,独携孤剑塞垣游。”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请於塞垣无事之时,抽调镇兵一枝两枝至京师,令大臣於教场閲视其果练与否而明詔严赏罚之。”

略传

简略的传记。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至于各个作者的略传,和各篇作品的翻译或重译的来源,都写在卷末的《后记》里。”

何从

(1).犹怎么办。多用于对问题的抉择。《史记·大宛列传》:“﹝ 宛 贵人﹞约曰:‘ 汉 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 汉 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汉 军熟计之,何从?’”

(2).从何处,从哪儿。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文字如此之难,工农何从看起?”

(3).犹何尝,何曾。《白雪遗音·马头调·又是想来》:“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从有真心。”《红楼梦》第一百回:“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吴中

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 ,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 ,十年之前,示 愈 《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吟咏

亦作“ 吟咏 ”。1.歌唱;作诗词。《诗·周南·关雎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晋书·郗鉴传》:“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至 六朝 时乃略有咏之者,至 唐 而吟咏滋多。”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 于庭 先生兼工吟咏,曾赠余诗四章。” 巴金 《一颗红心》:“他在黑暗中闭目吟咏,摸索着写下四十多首诗。”

(2).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唐 杜甫 《至后》诗:“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云笈七籤》卷一○四:“﹝ 杜冲 ﹞闲居幽室,吟咏《道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女﹞拾得旧笺一折,上书《惜餘春》词……女吟咏数四,心悦好之。” 柯灵 《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我有了再次吟咏 小川 同志的旧作的机会。”

(3).指诗词等韵文。 唐 刘禹锡 《董氏武陵集记》:“寓其情怀,播为吟咏,时復发笥,纷然盈前。”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书生穷眼,偶值声伎之宴,輒不禁见之吟咏,而力为铺张。”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吾之吟咏,无不为宗邦神往。”

见“ 吟咏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