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灯献徐尚书

作者:温庭皓 朝代:唐代

观山灯献徐尚书原文

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
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
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
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
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
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
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
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
春山收暝色,爝火集余辉。
丽景饶红焰,祥光出翠微。
白榆行自比,青桂影相依。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诗词问答

问:观山灯献徐尚书的作者是谁?答:温庭皓
问:观山灯献徐尚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观山灯献徐尚书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温庭皓的名句有哪些?答:温庭皓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97-33

参考注释

胜地

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避暑胜地

点照

(1).查点。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九出:“昴日鷄、房月兔,高低点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急起挑灯明亮,点照枕边,已不见了八个大锭。”

(2).做斋。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请我做斋,待不去呵,恐怕误了道粮。徒弟,我分付你……我往施主家点照去也。”

(3).点灯照明。《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山寺寂寥,翫银灯,佛前点照。”

严城

戒备森严的城池。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禁门儼犹闭,严城方警夜。” 唐 皇甫冉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诗:“寒芜连古渡,云树近严城。” 清 吴伟业 《石公山》诗:“忽而遇严城,猿猱不能縋。” 郁达夫 《晨进东华门口占》诗:“疏星淡月夜初残,鐘鼓严城欲渡难。”

昆冈

亦作“ 崑岗 ”。亦作“崐冈”。1.即 昆仑山 。《书·胤征》:“火炎 崐冈 ,玉石俱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暨於暴 秦 烈火,势炎 崐冈 ,而烟燎之毒,不及诸子。”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崑冈 怜积火, 河 汉 注清源。”

(2). 蜀冈 的异名。在 江苏省 江都县 西北。为 广陵 古城所在。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柂以漕渠,轴以 崑岗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 蜀冈 一名 崑冈 。”

即 崑冈 。古代对 昆仑山 的别称。 元 周霆震 《喜雪》诗:“玄冥振轡 祝融 遁,怒势欲遣 昆冈 摧。”

疑玄

亦作“ 疑眩 ”。疑惑迷乱。《荀子·正论》:“上周密则下疑玄矣。” 杨倞 注:“玄,谓幽深难知;或读为眩,惑也。”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因卑不疑尊,贱不逾贵,尊卑贵贱,明若白黑,则天下之众不疑眩耳。”

焚书

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

举燧

(1).燃起火把。《文选·张衡<西京赋>》:“升觴举燧,既釂鸣鐘。” 薛综 注:“燧,火也。谓行酒举烽火以告众也。”《后汉书·班固传上》:“割鲜野食,举燧命爵。”按,《文选·班固<西都赋>》作“举烽”。

(2).燃起告警烽烟。《宋史·种世衡传》:“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

招兵

旧时征兵入伍

新春

初春,早春。尤指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

何劳

犹言何须烦劳,用不着。《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赵云 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收拾残经别法王,袈裟脱去换霓裳。初来不为求超脱,临去何劳懺罪殃。”

承受烦劳。《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举何劳餧饲浓。” 蒋礼鸿 通释:“何劳,同‘荷劳’,承荷烦劳的意思。”

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九枝

(1).谓一干九枝的烛灯。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南朝 梁 沉约 《伤美人赋》:“拂螭云之高帐,陈九枝之华烛。” 唐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诗:“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烟抽翠缕。”

(2).形容枝条繁多。 唐 曹松 《江西逢僧省之》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午夜

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

潜然

(1).隐伏貌。《管子·侈靡》:“餘气之潜然而动,爱气之潜然而哀。”《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 中正 将谓有讥,潜然遁去。”

(2).暗中燃火。然,通“ 燃 ”。《文选·木华<海赋>》:“阳冰不冶,阴火潜然。” 李善 注:“言其阳则有不冶之冰,其阴则有潜然之火也。”

(3).黯然貌。 唐 窦弘馀 《广谪仙怨》词序:“因上马索长笛吹,笛成,潜然流涕,佇立久之。”《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还 答言:‘先人薄业已罄,老母甘旨尚缺,何暇及此!’ 支翁 潜然泪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族精神论》:“呜呼!故乡万里,回首云山,睠念同胞,潜然涕下。”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碧草

(1).青草。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诗:“ 幽 冀 生碧草, 沅 湘 含翠烟。”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宋 苏轼 《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一:“春晚落花餘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

(2).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可酿酒的草。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瑶琨 去 玉门 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以酿酒,则味如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随醒。”

辉华

(1).光荣显耀。 前蜀 杜光庭 《司封毛绚员外解灾醮词》:“紆朱曳紫,已极於辉华。”

(2).辉煌,光辉灿烂。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恩泽》:“崇深广大之观,金碧辉华之饰,既坚既美,实完实足。”

月影

(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辅黄图·池沼》:“ 影蛾池 , 武帝 凿池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 影蛾池 ,亦曰 眺蟾宫 。”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明 俞鸣玉 诗:“中宵映雪读《离骚》,坐待虚窗月影高。”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影。”

(2).月光。 北齐 邢邵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月影半牀黑,虫声幽草移。” 宋 陆游 《霜月》诗:“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忽见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来。”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的母亲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里,两眼发出闪闪的光芒。”

历乱

亦作“歴乱”。1.纷乱,杂乱。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剉檗染黄丝,黄丝歷乱不可治。” 唐 卢照邻 《芳树》诗:“风归花歷乱,日度影参差。” 宋 梅尧臣 《送周直儒秘校和州都曹》诗:“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歷乱如盎丝。” 清 吴伟业 《退谷歌》:“庭草彷彿 江 南緑,客心歷乱登高目。” 冰心 《超人》:“繁星历乱的飞舞进来。”

(2).烂熳。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桑》诗:“细萍重叠长,新花歷乱开。” 元 张雨 《燕山亭·杨梅》词:“纤手素盘,歴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天雨花》第一回:“一头黄髮挽时新,野花歷乱簪双鬓。”

星躔

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阊阖篇》:“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旧唐书·文宗纪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灾气上腾,天文謫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讎 天禄 ?” 明 唐顺之 《送蒋尉赴金华》诗:“分野应星躔, 金华 婺女边。” 清 高其倬 《望雪山》诗:“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

高楼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摇光

(1).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七星。也称瑶光、招遥。《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悉徵灵圉而选之兮,部署众神於摇光。”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摇光,北斗杓头第一星。”《文子·下德》:“摇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2).谓光芒闪动。 唐 元稹 《和李校书·西凉伎》:“师子摇光毛彩竖,胡姬醉舞筋骨柔。” 明 徐复祚 《红梨记·荟指》:“又赖花婆劝驾,登龙归娶,花烛影摇光。”

绮筵

华丽丰盛的筵席。 唐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诗之一:“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綺筵。” 宋 李清照 《庆清朝慢》词:“綺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明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再生缘》第二一回:“綺筵富贵摆中堂,兽炭围炉暖气融。”

春山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暝色

暮色;夜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 杜甫 《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子夜》一:“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

爝火

炬火,小火。《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 成玄英 疏:“爝火,犹炬火也,亦小火也。” 唐 杜牧 《又谢赐告身鞍马状》:“萤光爝火,何裨日月之明;弱质孤根,但荷乾坤之德。” 宋 梅尧臣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诗:“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十四:“无论怎样歌颂,始终一天一天的消灭,只剩得爝火微光了。”

余辉

残留的光辉

丽景

美景。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之四:“丽景则春,仪方在震。” 唐 顾况 《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诗:“丽景变重阴,洞山空木表。”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陈》诗:“丽景明新妆,清波映鲜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孟氏》:“妾有良人去家数载,所恨当兹丽景,远在他乡。”

祥光

祥瑞的光。象征吉利。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敦劝梁王令》:“丰功厚利,无得而称,是以祥光总至,休气四塞。”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槧日祥光举,疎云瑞叶轻。”《清史稿·天文志十四》:“癸丑年九月庚辰,日傍有青、红二气,对照如门,祥光四暎。”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白榆

(1).白皮的榆树。《诗·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毛 传:“枌,白榆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榆》:“ 邢昺 《尔雅疏》云:‘榆有数十种,今人不能尽别,惟知荚榆、白榆、刺榆、榔榆数者而已。’”

(2).指白榆树的皮。 唐 岑参 《轮台即事》诗:“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3).指星。《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唐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诗:“ 香炉 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唐 薛逢 《天上种白榆赋》:“象帝之先,种白榆於自然,布歷歷之真质,遍高尚之远天。”

桂影

指月影,月光。 唐 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 刘基 《祝英台近》词:“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瀟洒。桂影徘徊,白雪粲簷瓦。”

相依

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为命

偷光

(1).《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因以“偷光”谓家贫而苦读。 唐 王播 《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诗:“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寧忘结网时。”参见“ 凿壁偷光 ”。

(2).犹 * 。 明 冯梦龙 《山歌·笼灯》:“因为偷光犯子箇事,后来忒底坏奴名。”

追游

亦作“ 追游 ”。1.寻胜而游;追随游览。 唐 温庭皓 《观山灯献徐尚书》诗:“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白尚书 为少傅,分务 洛师 ,情兴高逸,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 宋 贺铸 《沁园春·念离群》词:“载酒追游,联鑣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 元 张可久 《满庭芳·山中杂兴》曲:“江山好处追游遍,古意翛然。” 明 何景明 《游郭氏山亭》诗:“旧日追游地,新年此度过。”

(2).追随游宦。 唐 顾况 《酬漳州张九使君》诗:“无阶承明庭,高步相追游。”

见“ 追游 ”。

忘归

(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 左思 《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 李周翰 注:“忘归,矢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