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臣姻兄先生六秩荣庆

作者:宁奎章 朝代:清代

颂臣姻兄先生六秩荣庆原文

龄周甲箓跻强康,仁寿传来喜杖乡。

掌故能通侪伏胜,年华正富轶冯唐。

荣封都护酬庸盛,品重瀛寰姓字香。

更幸称觞元夜近,千家灯火烛无疆。

诗词问答

问:颂臣姻兄先生六秩荣庆的作者是谁?答:宁奎章
问:颂臣姻兄先生六秩荣庆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颂臣姻兄先生六秩荣庆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清州搜玉

参考注释

周甲

满六十年。干支纪年一甲子为六十年,故称。《清史稿·礼志五》:“﹝ 康熙 ﹞六十年,御极週甲,命 世宗 率皇子、皇孙诣 盛京 ,皇子祭 昭陵 ,皇孙祭 永陵 ,帝亲往 福陵 大祭。” 清 吴炽昌 《容窗闲话初集·八松墓》:“老夫年已週甲,膝下无儿,多金何为。”

仁寿

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汉书·王吉传》:“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寿之域。”《汉书·董仲舒传》:“ 尧 舜 行德, * 仁寿。”《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由是天人通,阴阳和,俗躋仁寿,物无疵癘。”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至於 汤 武 ,拯涂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寿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聪明神圣之主,又已禎祥毕集,仁寿可登矣。”

杖乡

(1).《礼记·王制》:“六十杖於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 南朝 梁 沉约 《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南朝 梁 沉约 《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南朝 梁 任昉 《答到建安饷杖》诗:“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陈长生 ﹞《闻家大人旋里》云:‘去郡定多遮道吏,还山已是杖乡人。’”

(2).代指六旬老人。 唐玄宗 《千秋节宴》诗:“月衔花綬镜,露缀綵丝囊。处处祠四祖,年年宴杖乡。”参见“ 杖家 ”。

掌故

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孝文、 孝武因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列传》

都护

古代官名。设在边疆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酬庸

犹酬功;酬劳。 南朝 梁 江淹 《封江冠军等诏》:“开历阐祚,酬庸为先。” 清 陈大章 《王文成纪功碑》诗:“改元兆讖实天启,酬庸锡爵开禎期。” 廖仲恺 《<全民政治论>译本序》:“考其千八百二十年所颁法案,规定数种文官任期为四年,其目的在总统选举获胜,可举数千受国家俸给之地位,为政客酬庸之具。”

重瀛

重重的海洋。泛指海外各地。《清史稿·食货志一》:“及 同治 、 光绪 间,交通日广,我国之民耕种贸迁,徧於重瀛。”

姓字

姓氏和名字,犹姓名。《墨子·经说上》:“声出口,俱有名,若姓字。”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铭誌教, 杨志 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水浒传》第六回:“不因这番比试,有分教, 杨志 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

称觞

举杯祝酒。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九:“降席连緌,称觴接武。” 唐 马怀素 《饯唐永昌》诗:“闻君出宰 洛阳 隅,宾友称觴饯路衢。”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称觴别殿传新曲,衔璧寧王按旧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参见“ 称觴上寿 ”。

元夜

元宵

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无疆

没有穷尽;无限

万寿无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