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六娘子下火

作者:释怀深 朝代:宋代

田六娘子下火原文

浮生三十二春秋,方始修行肯转头。

底事又随云雨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休休休,不用愁,聚散还同水上沤。

直饶寿得三十岁,不免输他这一筹。

诗词问答

问:田六娘子下火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问:田六娘子下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怀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尤韵

2. 原校:疑作千

参考注释

浮生

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方始

方才;才

方始动笔

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三国演义》

修行

(1) 修养德行

(2) 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

转头

正在生长的植物器官由于生长顶点不同侧面的生长速度不同而在位置上或多或少的有节奏的变化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云雨

(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江上

(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使人

佣人,奴仆。《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明日, 魏博 搜捕金盒,一军忧疑。这里却教了使人送还他去, 田承嗣 一见惊慌,知是剑侠,恐怕取他首级,把邪谋都息了。” 萧红 《生死场》三:“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门前,地主们就连一块铜板也从不舍弃在贫农们的身上。”

奉命出使的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赵孟 曰:‘牀笫之言不踰阀,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沙糖中国本无之。 唐太宗 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明史·太祖纪》:“六月戊寅, 察罕 以书来报,留我使人不遣。”

休休

悠闲的样子

休休有容。——清· 张廷玉《明史》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聚散

会聚与分散

人生聚散无常

水上

(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水上。”

直饶

犹纵使,即使。 唐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之七:“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宋 王禹偁 《战城南》诗:“直饶侵到 木叶山 ,争似垂衣施庙算。” 宋 黄庭坚 《望江东》词:“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箇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莫。”《五灯会元·临济宗南岳下十二世·仰山行伟禅师》:“直饶丹青处士,笔头上画出青山、緑水、夹竹桃花,祗是相似模样。”

免输

犹免赋。 唐 韩愈 《鄠人对》:“旌表门閭,爵禄其子孙,斯为为劝已,矧非是而希免输者乎?”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 过 覬例免秋赋,亦伪以旱伤闻官,果得免输,自以得计。”

一筹

(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景德传灯录·优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

(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宋史·蔡幼学传》:“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旨摈弃,其极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明 王彦泓 《再赋个人》诗:“闲情定属英雄事,未许凡才画一筹。”参见“ 一筹莫展 ”。

(3).指一更。《晋书·赵王伦传》:“ 秀 復告右卫佽飞督 閭和 , 和 从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

(4).犹一着。 宋 陆游 《九月六日夜梦中作笑诗》:“问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输一筹。”《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 杨延和 到底逊人一筹!然虽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则可以践约,二则得以伸冤矣。”《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一筹了。”

(5).一名,一个。《水浒传》第五七回:“猛可里树林中撞出一彪军马,当先一筹好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