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空北游

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

送惠空北游原文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
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诗词问答

问:送惠空北游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送惠空北游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惠空北游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齐己送惠空北游书法欣赏

齐己送惠空北游书法作品欣赏
送惠空北游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47-61

参考注释

山游

游览山景。 南朝 宋 谢灵运 《罗浮山赋》:“鼓兰枻以水宿,杖桂策以山游。” 唐 李颀 《题綦毋校书别业》诗:“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明 王守仁 《蟠龙山中用韵》:“真惭廪食虚官守,只把山游做课程。”

圣境

(1).宗教信徒所向往的超凡入圣的境界。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出家顺善门》:“今出家者未登圣境,而期望之人恒引圣责凡。” 唐 王缙 《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夫上智之身,曲随世界;上智之心,密游圣境。” 唐 王昌龄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2).指传道的境域。有时用于比喻或讽刺。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听说 青岛 也是好地方,但这是 梁实秋 教授传道的圣境,我连遥望一下的眼福也没有过。”

(3).比喻艺术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出神入化的境界。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迦陵 雄劲之气, 竹垞 清雋之思, 樊榭 幽艳之笔,得其一节,亦足自豪。若兼有众长,加以沉鬱,本诸忠厚,便是词中圣境。” 骆宾基 《一个唯美派画家的日记·十月十三日》:“那广旷的宇宙美,给它开阔了另一个圣境。”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多才

具有多种多样技术、学问

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叮咛

叮嘱,告诫

乃叮咛而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堕泪碑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 。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 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 唐 李白 《襄阳曲》:“ 峴山 临 汉江 ,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宋 范仲淹 《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清 钱谦益 《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 石,犹存堕泪碑。”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