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代赠钦叔所亲乐府郓生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

原文

*萝坊里青骢驻。
爱鹦鹉、垂帘语。
一捻娇春能几许。
寒梅欲动,小桃初放,恰是关心处。
西城流水东城雨。
绿叶成阴惯相误。
只恐韶华容易去。
一声金缕,一卮芳酒,且为花枝住。

诗词问答

问:《青玉案 代赠钦叔所亲乐府郓生》的作者是谁?答:元好问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青骢

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躑躅青驄马,流苏金鏤鞍。”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诗:“ 安西 都护胡青驄,声价歘然来向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趁斜阳南山雨收,控青驄烟驛水邮。”

鹦鹉

(1)

(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垂帘

(1).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南史·顾觊之传》:“ 覬之 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李坤》:“蔡以《易》卜,垂帘都门。”

(2).指潜心致力,不预闻他事。《魏书·儒林传·徐遵明》:“故能垂帘自精,下帷独得,钻经纬之微言,研圣贤之妙旨。”

(3).谓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旧唐书·高宗纪下》:“自诛 上官仪 后,上每视朝, 天后 垂帘於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章献皇后 崩, 吕公 以后遗令册 杨太妃 为皇太后,且復垂帘,士大夫多不悦。”《清史稿·礼志七》:“ 文宗 崩, 穆宗 幼冲嗣位。御史 董元醇 奏请皇太后暂权朝政,称旨,命王大臣等议垂帘仪制。”

(4).指垂下的帘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巖前悬石甚巨,当洞门,若树屏,若垂帘。”

一捻

一点点,可捻在手指间。形容小或纤细。 宋 刘过 《清平乐·赠妓》词:“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千般风韵,一捻儿年纪,多宜!多宜!”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饿得那 楚 宫女腰肢一捻香。” 明 朱权 《荆钗记·遐契》:“思忆多娇,想他十指纤纤一捻腰。”

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寒梅

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唐 张谓 《早梅》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 明 何景明 《二月见梅》诗:“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寧与艷阳期!” 柯灵 《香雪梅·序一》:“初来时霜菊正丹,现在早开的寒梅已经着花。”

小桃

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欧阳公 、 梅宛陵 、 王文恭 集皆有小桃诗。 欧 诗云:‘雪里花开人未知,摘来相顾共惊疑,便须索酒花前醉,初见今年第一枝。’初但谓桃花有一种早开者耳。及游 成都 ,始识所谓小桃者,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 曾子固 《杂识》云:‘正月二十,开 天章阁 赏小桃。’正谓此也。” 宋 王珪 《小桃》诗:“小桃常忆破正红,今日相逢二月中。”

关心

(1) 留意,注意

他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关心气候的变化。——《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2) 关怀,挂念

关心群众生活

妈妈最关心我的身体

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绿叶成阴

(1) 比喻女子出嫁后已生儿育女

虽说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二年,便也要“绿叶成阴子满枝”了。——《红楼梦》

(2) 也比喻壮年,“阴”亦写作“荫”

我已经过了绿叶成荫的时节,现在是走飘落的路了。——巴金《谈秋》

韶华

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金缕

(1).指金缕衣。 三国 魏 曹丕 《营寿陵诏》:“丧乱以来, 汉 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2).指金丝。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题画册》词之四:“玉树宫墙,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幢号摩尼,旛悬金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双鬢翠霞金缕,一枝春艷浓。” 华锺彦 注:“金鏤,釵穗也。”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唐 罗隐 《金陵思古》诗:“綺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 海门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举大白,听《金缕》。” 明 唐寅 《题桑》诗:“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常虑韶光同逝水,《金缕》一日歌千遍。”

(5).指柳条。 唐 戴叔伦 《长亭柳》诗:“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华锺彦 注:“金缕,柳条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

花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 王维 《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浅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烧。” 萧红 《夏夜》:“她过来似用手打我,嘴里似乎咒我,她依过的那花枝,立刻摇闪不定了。”

(2).比喻美女。 前蜀 韦庄 《菩萨蛮》词:“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宋 张景修 《虞美人》词:“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 清 唐孙华 《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花枝斜倚镜臺前,晚妆人倦娇相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