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二十首·其十六·拟生年不满百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百年人大限,如其寿者鲜。

试问百岁人,定云多益善。

何为忧千载,戚戚眉莫展。

劝汝展双眉,亲串咸在兹。

良辰复美景,品竹弹清丝。

去者莫须忆,纵忆安能知。

诗词问答

问:《拟古诗二十首·其十六·拟生年不满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五

参考注释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大限

(1) 最高限额

(2) 迷信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日期

因附奏曰:“臣大限终,死不足惜。——《元史·史天泽传》

如其

(1)

(2) 表示假设,正句中往往有“必”、“就”等跟它呼应,相当于“如果”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3) 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用在下句或下段开头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

试问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百岁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戚戚

(1) 相亲的样子

戚戚兄弟

(2) 低语声

戚戚低语

(3) 忧惧;忧伤的样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 心动的样子

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亲串

关系密切的人

远房亲串

良辰

美好的时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良辰在何许,凝霜霑衣襟。” 唐 李商隐 《流莺》诗:“巧囀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满,美景不长,良辰难再。”

美景

优美的景色(如海、陆地或天空的)

竹弹

指传说中 黄帝 时的《弹歌》。即《断竹》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寻二言肇於 黄 世,《竹弹》之謡是也。”

者莫

亦作“者麼”。亦作“ 者磨 ”。亦作“ 者末 ”。1.犹尽管;即使。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者莫是结就蜘蛛网,土炕芦蓆草房,那里有绣幃罗帐,您孩儿心顺处便是天堂。” 元 刘庭信 《寨儿令·戒嫖荡》曲:“假若你便铜脊梁,者莫你是铁肩膀,也擦磨成风骨担儿疮。”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四折:“者磨教鼎鑊烹,鈇鉞诛,凌迟苦痛,休想俺这铁心肠半星儿改动。” 明 陈大声 《醉花阴·夏日即景写怀》套曲:“者磨你重裀列鼎更如何,积玉堆金待怎么,直要把利锁名韁都顿脱。”

(2).不论。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四折:“者么你甚么物件,不问你藏在何处,我这哥哥便得知道。” 明 无名氏 《三化邯郸》第二折:“若 卢生 不打从这里过呵,徒弟使一个鸟道,者么那里,拿也拿将他来。” 明 康海 《新水令·山中写怀》套曲:“者莫你支筇雨后看,倚槛风前候,图画上桩桩儿尽有。”

(3).犹什么。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我问甚么那跛臂瘸膁,者么他那眼瞎头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从今后女孩儿每休惹他这酸丁,都是些之乎者也説合成,我道来可是者么娘七代先灵!” 明 无名氏 《粉蝶儿·妓女收心》套曲:“问甚么官人令史,者末儒流秀士、浪子人儿,但来的与两个相思字,端的是谁害相思。”

(4).或者。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者末去那西天西大象口敲牙,者末待入南山寨子路我与你活拔下虎尾,可者末待遇敌军独自箇相持。” 明 康海 《粉蝶儿·秋日闲情》套曲:“者莫与野叟樵夫会茶,者莫与稚子山妻打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