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骨朵

作者:郑廷玉 朝代:元代

呆骨朵原文

兀的是自作自受身当罪。云:张千。唱:你把杀1*1人贼快与我勾追。

张千云:着小的去勾唤谁。正末唱:你排门儿则寻那宜入新年。我手里现放着长命富贵。

这言语表出人凶吉。这桃符泄漏春消息。

怎瞒那掌东岳速报司。和这判南衙包待制。

诗词问答

问:呆骨朵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呆骨朵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呆骨朵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后庭花 第四折

参考注释

兀的

(1) 这;这个

瞧他兀的得意样儿

(2) 怎么,表感叹

(3)  〈方〉∶突然

兀的失踪

自作自受

由自己的不良行为招致的后果,应由自己承担

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非天与人。——《敦煌变文集·目边缘起》

当罪

(1).谓应该抵罪;抵罪。《左传·襄公十九年》:“ 郑子孔 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 西宫 之难与 纯门 之师。 子孔 当罪,以其甲及 子革 、 子良氏 之甲守。” 杨伯峻 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

(2).谓罚当其罪。《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 尹知章 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

对人的杀害

你不可 *

勾追

追捕;拘捕。 宋  吕本中 《官箴》卷一:“又各狱中遣人勾追之类,必使之毕此事,不可更别遣人,恐其受赂已足,不肯毕事也。”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三折:“他误了限次,失了军期,差几个曳刺勾追。”《水浒传》第二一回:“知县情知阻挡不住,只得押纸公文,差三两个做公的,去 宋家庄 勾追 宋太公 并兄弟 宋清 。”

小的

(1).旧时平民、差役对官绅自称之词。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三折:“大人,小的是 东京 差来的。”《儒林外史》第六回:“那掌舵的道:‘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 邓之诚 《骨董三记·朱衣道人案》:“据 傅青主 供称:小的名 山 ,字 青主 ,原是 太原府 生员。” 洪深 《赵阎王》第六幕:“老爷别把小的当做凶手,小的没有 * 呀!”

(2).用为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之词。 巴金 《家》十八:“﹝ 高忠 ﹞等主人骂得够了,才慢慢地说:‘小的在街口上等了好久,都不见一条龙灯来。’”

(3).旧时对仆从的称呼。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小的一壁厢刲羊宰猪,安排筵席者。”《西游记》第二八回:“小的们,都出去把那山上烧酥了的碎石头与我搬将起来堆着。”

(4).小孩子;少年。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兀那妇人,你抱着这箇小的丢在地下,去了可又回来,数番不止,你必是暗昧。”《水浒传》第二四回:“且説本县有个小的,年方十五六岁……取名叫做 鄆哥 。” 沙汀 《卢家秀》:“三个小的,我早就把他们安顿睡了。”

勾唤

召唤;传呼。 宋  苏轼 《乞增弓箭社条约状》:“如社内一两村共为一火,地里稍远,不闻鼓声去处,即火急差急脚子勾唤。若强盗入村,鼓声勾唤不到,及到而不入贼者,并罚钱三贯。”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如今左司家勾唤我,今日便行,留下夫人与孩儿,紧守闺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适官中以他事勾唤,因约明旦。余返寓,通夕不寐,黎明不巾櫛访之。”

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门儿

门径;门道。《三侠五义》第五三回:“众轿夫俱各笑道:‘瞧不起他,真有门儿。’”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你猜的有点门儿!”

新年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