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翊尉

作者:李石 朝代:宋代

次韵孙翊尉原文

口头截断不须工,谁信春秋是国风。
笔下均调成一气,东屯唤起杜陵翁。

诗词问答

问:次韵孙翊尉的作者是谁?答:李石
问:次韵孙翊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石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口头

嘴上

只图口头上快意,绝不想到实行。——曹禺《北京人》

截断

(1) 切断

高温的火焰能截断钢板

(2) 打断;拦住

电话铃声截断了他的话

(3) 隔断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国风

(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

(2).国家的风俗。《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 宋中 《送韦参军》诗:“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笔下

(1) 指文章的写作

笔下生花

(2)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笔下留情

均调

均衡协调;均匀和谐。《庄子·天道》:“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 成玄英 疏:“均平调顺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麯并酒等》:“每酘,即以酒杷遍搅令均调,然后盖瓮。”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决论》:“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惟出入均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律和声’,言音之贵均调也。”

一气

(1) 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一气呵成

(2) 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

他们通同一气

(3) 一阵(多含贬义)

瞎闹一气

唤起

(1) 把 从睡梦中叫起

跑到冒着火焰的房子里唤起了这位老人

(2) 激起回忆、联想

这个地方唤起了人们对更幸福的年代的回忆

杜陵翁

指 唐 杜甫 。 宋 陈师道 《和魏衍三日》:“君不见 天宝 杜陵翁 , 屈 宋 才堪作近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