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代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原文

何处初寒好,初寒禹鉴门。
遥天露崖口,轻浪漱山根。
万佛龛苔老,一灯林霭昏。
渔梁杳相望,石濑夜声喧。

诗词问答

问:和张文裕安寒十首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和张文裕安寒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初寒

刚开始寒冷。 南朝 宋 谢灵运 《燕歌行》:“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宋 孙光宪 《临江仙》词:“霜拍井梧乾叶堕,翠帷雕槛初寒。”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正遇着初寒时分,您言冬至我言春。”

遥天

犹长空。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二:“遥天耀四海,倏忽潜濛汜。” 唐太宗 《望终南山》诗:“重峦俯 渭水 ,碧嶂插遥天。”《天雨花》第二回:“遥天如洗出明月,秋气清高桂蕊馨。”

崖口

山崖间的豁口;谷口。 唐 岑参 《题华严寺瓌公禅房》诗:“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淹泊俱崖口,东西异石根。”

轻浪

微波。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动红荷於轻浪,覆碧叶於澄湖。” 前蜀 韦庄 《渔塘十六韵》:“晚风轻浪迭,暮雨湿烟凝。” 元 王冕 《明上人画兰图》诗:“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 湘江 尘。”

山根

(1) 鼻梁的别名。古人认为可作心望诊的参考,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

(2) 山脚

佛龛

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石头制成。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隔西首一间,设月窗,紧对佛龕,本为作佛事者斋食之地,余即设榻其中。” 

郑振铎 《西行书简·云岗》:“其东西二壁各有八佛龛;每龛的帏饰,各有不同。”

林霭

亦作“ 林蔼 ”。林中的云气。 唐 陆海 《题龙门寺》诗:“窗灯林靄里,闻磬水声中。” 唐 郑良士 《游九鲤湖》诗:“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嵐林靄共溟濛。” 清 方文 《禾塘访麻孟璿村居》诗:“僕夫归渡口,林蔼拂簷牙。”

渔梁

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七:“露积山禾百种收,渔梁亦自富鰕鰍。” 明 张羽 《楚江清远图为沉沦画并寓九曲山房作》诗:“渔梁夜争渡,知是醉巫归。” 清 查慎行 《渡芦沟桥》诗:“草草渔梁枕水边, 石湖 诗里想当年。”参见“ 鱼梁 ”。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石濑

(1).水为石激形成的急流。《楚辞·九歌·湘君》:“石瀨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王逸 补注:“瀨,湍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东驰土山兮,北揭石瀨。” 唐 陈子昂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诗:“巖庭交杂树,石瀨泻鸣泉。”

(2).犹石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返祠,往 蓬莱石 ,跣足步涧中。石瀨平旷,清流轻浅,十洲三岛,竟褰衣而涉也。” 清 唐孙华 《挽朱立云》诗之一:“石瀨同看千顷碧,磵牕閒写数峯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