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西江月原文

人总贪生尽死,我今认死长生。
这般径路少人行。
悟后舍家勇猛。
休说玄元难解,我观容易分明。
要君守拙绝多能。
天地悉归清静

诗词问答

问:西江月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西江月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西江月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马钰西江月书法欣赏

马钰西江月书法作品欣赏
西江月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贪生

过分眷恋生命。多含贬义。《韩非子·难言》:“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諛上。” 林纾 《读<北史·恩倖传>》:“甘謟者害明,据乐者讳祸,贪生者忘丑。”

尽死

犹效死。《后汉书·贾宗传》:“ 宗 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或以功次补长吏,故各愿尽死。”

长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唐 杜甫 《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这般

(1) 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像这个样子

径路

(1).小路。《易·说卦传》:“艮为山,为径路。” 孔颖达 疏:“为径路,取其山虽高,有涧道也。” 晋 左思 《吴都赋》:“径路絶,风云通。”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幅巾不拟过城市,欲踏径路开新蹊。”

(2).泛指道路。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迷惑失径路,瞑无所宿栖。”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十七:“皋兰被径路,青驪逝駸駸。” 唐 李翱 《平赋书》:“方里之内,以十亩为之屋室、径路、牛豚之所息,葱韭菜蔬之所生植,里之家给焉。”

(3).捷径;近路。 宋 岳飞 《奏郾城捷状》:“探得有番贼酋首 四太子 、 龙虎盖天大王 、 韩将军 亲领马军一万五千餘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 郾城 县北二十餘里。”《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兵贵神速……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

(4).比喻私人关系的门路。 宋 叶适 《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某叨忝未逾月,便作御史,人不谓有径路乎?”

(5).比喻处世行事的途径。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诀论》:“文章书口诀,多枝辞隐语,卒不见下手径路。” 章炳麟 《哀韩赋》:“死不可趣兮,奔走淫淫之无径路。”

(6). 匈奴 所奉之神名。《汉书·郊祀志下》:“ 云阳 有 径路 神祠,祭 休屠王 也。” 颜师古 注:“ 休屠 , 匈奴 王号也。 径路 神,本 匈奴 之祠也。”

少人

(1).轻视人。《鹖冠子·武灵王》:“少人而自至。” 陆佃 注:“狭人而自以为至。”

(2).少数人。《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宠 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

勇猛

英勇骠悍

玄元

(1).谓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一体之气。亦泛指天宇,天空。《淮南子·本经训》:“当此之时,玄元至碭而运照。” 高诱 注:“玄,天也;元,气也。碭,大也。”一本作“ 玄玄 ”。

(2).道家所称为天地万物本源的道。《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於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3).指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继 玄元 ,业纘皇极。”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在 玄元 一卷书。” 清 金农 《老子祠李花》诗:“玉鈿雾縠休轻比,恐污 玄元 七叶孙。”参见“ 玄元皇帝 ”。

难解

不易分开;不易搞清楚

难解的秘密

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守拙

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叫守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多能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论语·子罕》:“大宰问於 子贡 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 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汉 刘向 《说苑·至公》:“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曰 孙叔敖 ,秀羸多能,其性无欲。” 宋 梅尧臣 《缙叔邀寄永嘉僧》诗:“吾儒不兼习,尔学若多能。”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