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怀古

作者:王鸣雷 朝代:明代

钱塘怀古原文

越鸟偏从越客栖,哑哑飞过秣陵西。

梦归杨柳多生水,心想芙蓉尽种堤。

江色草侵吴地阔,月明帆隔楚天低。

相招直向渔人问,棹入沧浪何处溪。

诗词问答

问:钱塘怀古的作者是谁?答:王鸣雷
问:钱塘怀古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钱塘怀古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鸣雷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鸣雷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参考注释

越鸟

(1).南方的鸟。《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 李善 注引《韩诗外传》:“《诗》曰:‘ 代 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后因用为思念故乡或故国之典。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徒怀 越 鸟志,眷恋想南枝。” 唐 韩愈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诗:“今日 岭 猿兼 越 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 越 鸟南栖,狐死首丘, 万里 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2).孔雀的别名。 唐 李郢 《孔雀》诗:“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四·孔雀》。

偏从

谓文字偏旁的从属。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这些分类有多少是出于想象,或按照后来的文字的偏从得来。”

越客

作客他乡的 越 人。多泛指异乡客居者。 南朝 宋 颜延之 《寒蝉赋》:“ 越 客发度 漳 之歌, 代 马怀首 燕 之信。” 唐 刘长卿 《七里滩重送严维》诗:“秋江渺渺水空波, 越 客孤舟欲榜歌。” 唐 贾岛 《忆吴处士》诗:“夜半 长安 雨,灯前 越 客吟。”

哑哑

(1) 象声词,形容乌鸦的叫声、小儿的学语声等

(2) 形容笑声

笑之哑哑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多生

佛教以众生造善恶之业,受轮回之苦,生死相续,谓之“多生”。 唐 白居易 《味道》诗:“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 宋 苏轼 《入寺》诗:“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清 吴伟业 《同孙浣心郁静岩家纯祜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今日 云门 纔喫棒,多生 山谷 少安禪。”

心想

(1).思想;感情。 唐 沉佺期 《夜泊越州逢北使》诗:“容颜荒外老,心想域中愚。”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张蕴古大宝箴》:“一彼此於胸臆,捐好恶於心想。”

(2).心情。《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到得天明,起来梳洗罢,吃了饭,到铺中心忙意乱,做些买卖也没心想。” 柔石 《二月》:“你已经没有 女佛山 旅行的心想了么?”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江色

(1).江之水色。 唐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诗:“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 宋 陆游 《春晴泛舟》诗:“鳞鳞江色涨石黛,裊裊柳丝摇麯尘。”

(2).指江上景色。 明 林鸿 《同郑二宣江上泛舟》诗:“载酒入江色,酒多江復长。”

吴地

春秋 时 吴国 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 江苏 、 上海 大部和 安徽 、 浙江 、 江西 的一部分。亦指 东汉 时的 吴郡 (今 江苏省 )。《汉书·东方朔传》:“今先生率然高举,远集 吴 地,将以辅治寡人。” 唐 郎士元 《赠韦司直》诗:“客来 吴 地星霜久,家在 平陵 音信疏。”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楚天

古代楚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位居南方,所以泛指南方天空为楚天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 * 《水调歌头·游泳》

相招

邀请。 唐 岑参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诗:“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

渔人

渔民

沧浪

(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沧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水色沧浪,波涛浩汗。”《吕氏春秋·审时》“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 清 毕沅 辑校:“苍狼,青色也。在竹曰‘苍筤’,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苍色的水。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诗:“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 华硕宣 ﹞《湖上》云:‘忽惊鸥鷺起,渔笛响沧浪。’”亦借指青苍的天空。 唐 寒山 《诗》之五九:“天高不可问,鷦鵊在沧浪。”

(4).形容头发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苏郎中惊斑鬓之什》:“遶鬢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关河 泱漭连兵气,齿髮沧浪寄病身。”

(5).《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