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道中

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醴陵道中原文

行尽萍乡是醴陵,地分吴楚控蛮荆。

观风到处长留眼,着意看山每问名。

夹道野花红间白,触人诗思景无情。

明朝又过三湘路,茅店山桥送客程。

诗词问答

问:醴陵道中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醴陵道中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醴陵道中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参考注释

地分

(1).军队的驻地。《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一本作“ 分地 ”。

(2).分封之地;领地。《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於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北史·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 宕昌 即其一也。”

(3).地区,地段。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 江 湖 诸路,自来皆係出米地分。”《元史·河渠志一》:“ 沧州 地分,水面高於平地,全藉隄隁防护。”

(4).犹地位。 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若夫 江 浙 学差,皆三品以上大员,出膺任使,地分既高,卓然自立。”

(5).犹地步。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我直捱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只有你你你 张仪 是故人。”

吴楚

(1). 春秋 吴国 与 楚国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吴 楚 之故地。即今 长江 中、下游一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君 吴 楚 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许宗鲁 《登齐山楼》诗:“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吴 楚 江流画里看。” 陈毅 《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3).指 吴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区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4).指 汉高祖 分封的 吴 楚 诸侯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景帝 ﹞其资如此,而 鼂错 又以 申 商 进之,何怪有 吴 楚 之难。”

蛮荆

古代称 长江 流域中部 荆州 地区,即 春秋 楚国 的地方。亦指这一地区的人。《诗·小雅·采芑》:“蠢尔 蛮荆 ,大邦为讎。” 朱熹 集传:“ 蛮荆 , 荆州 之蛮也。”《后汉书·李膺传》:“ 緄 前讨 蛮荆 ,均 吉甫 之功。” 宋 欧阳修 《金鸡》诗:“ 蛮荆 鲜人秀,厥美为物怪。”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一直到 周宣王 的时候, 长江 流域的中部都还是所谓 蛮荆 ,所谓南蛮。”

观风

替人守望,以便报告

派小王去观风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留眼

谓留待以后目睹。 唐 杜甫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诗:“船经 一柱观 ,留眼共登临。” 张远 笺:“留眼,公留眼以待 严 耳。” 宋 陈师道 《寓目》诗:“望乡从此始,留眼未须穿。” 宋 苏轼 《赠山谷子》诗:“ 黄 家小子名 小德 ,眉如长松眼如漆;只今数岁已动人,老人留眼看他日。”

着意

着力,刻意,精心,仔细

着意刻画人物肖像

问名

中国旧时婚姻礼节,在婚前男家把写有询问女方名字和生辰八字内容的书札派人送到女家

夹道

(1) 两侧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

(2) 排列在道路两侧

夹道欢迎

野花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种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诗思

做诗的思路、情致。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清 王夫之 《乍开梅》诗:“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诗思在些些。”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先只听得一片鼓钹和铁索声,我正想做‘超现实主义’的语录体诗,这么一来,诗思被闹跑了。”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明朝

〈方〉∶明天

三湘

(1). 湖南 湘乡 、 湘潭 、 湘阴 (或 湘源 ),合称 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

(2).指 沅湘 、 潇湘 、 资湘 。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遥遥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注:“ 湘水 发源会 瀟水 ,谓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会 资江 谓之 资湘 ;又北与 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 沅湘 。” 明 徐桢卿 《送盛斯徵赴长沙》诗:“蛮中瘴远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陈毅 《岳麓山顶眺望》诗:“ 岳麓山 头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风神。”

茅店

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

送客

为客人送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