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劝农·其五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和劝农·其五原文

谋食有方,务本不匮。

纵不逢年,勤则有冀。

物岂余悭,唯力弗至。

耕凿嬉游,帝力何愧。

诗词问答

问:和劝农·其五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和劝农·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和劝农·其五是什么体裁?答:四言诗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四言诗 押寘韵

参考注释

谋食

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有方

(1) 得法

领导有方

(2) 有违

此事只好得罪,有方尊命了。——《镜花缘》

务本

(1).致力于根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四折:“习诗书,学礼易,从先进君子务本。忘食发愤,能正其身。”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有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

(2).指务农。《管子·禁藏》:“故先慎於己而后彼,官亦慎内而后外,民亦务本而去末。”《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你今年已大长,不思务本作家,日逐游荡,有何了日!”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昔人之论取民者,且以钱为难得也,以民之求钱为不务本也,而况於银乎。”

不匮

不竭;不缺乏。《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锡尔类。” 毛 传:“匱,竭。” 郑玄 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国语·鲁语上》:“民求不匱於财,而神求优裕於享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西北水田》:“若得依今法垦得七千顷,可得穀二百万百,非独 天津 餉足,而司农亦不匱矣。”

逢年

谓遇到丰年。《史记·佞幸列传》:“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

耕凿

(1).耕田凿井。语出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后常用“耕凿”形容人民辛勤劳动,生活安定。 唐太宗 《临层台赋》:“肆黎元於耕凿,一文轨於车书。” 清 查慎行 《恩赐新刻御制诗集》诗:“耕凿万方民击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清 梁章鉅 《归田锁记·致刘次白抚部书》:“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

(2).泛指耕种,务农。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某执鞭贱品,耕凿庸流,沉影南亩之间,滞迹东皋之上。” 唐 吴筠 《高士咏·庞德公》:“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 清 赵翼 《山行杂诗》之七:“洵美此家居,足以老耕凿。”

嬉游

见“ 嬉游 ”。

亦作“ 嬉游 ”。游乐;游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此辈者,数千百处。嬉游往来,宫宿馆舍,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蒱酒渔猎,一切勿为。” 宋 梅尧臣 《野鸽》诗:“一日偶出羣,盘空恣嬉游。”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嬉游的童年过去了,于是你们一跃而成为我们祖国的精壮的公民。”

帝力

(1).帝王的作用或恩德。《汉书·张耳传》:“且先王亡国,赖皇帝得復国,德流子孙,秋豪皆帝力也。” 唐 高适 《别杨山人》诗:“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宋 范仲淹 《寄赠林逋处士》诗:“未能忘帝力,犹待补天均。”

(2).指皇权统治。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普式庚 少时欲畔帝力,一举不成,遂以鎩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