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州第一

作者:郑熏初 朝代:宋代

氏州第一原文

开遍来禽,春事过也,江南倦客心苦。
料理花愁,销磨酒病,还是年时意绪。
寒浅香轻,早一霎、朝来微雨。
柳曲闻莺,河桥信马,旋题新句。
漫道而今无贺铸。
尽肠断、满帘飞絮。
说似风流,除非小杜,妙绝夸能赋。
黯相逢,俱有恨,空流落、江山好处。
猛拍阑干,诉天知、声声杜宇。

诗词问答

问:氏州第一的作者是谁?答:郑熏初
问:氏州第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氏州第一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郑熏初的名句有哪些?答:郑熏初名句大全

郑熏初氏州第一书法欣赏

郑熏初氏州第一书法作品欣赏
氏州第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来禽

(1).果名。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或谓此果味甘,果林能招众禽,故名。《艺文类聚》卷八七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林檎似赤柰,亦名黑檎……一名来禽,言味甘熟则来禽也。”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王内史 书帖中有《与蜀郡守朱书》,求樱桃来禽,日给藤子。” 宋 陈与义 《清明》诗之一:“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 全祖望 《鮚埼亭集外编》云:苹婆、来禽,皆柰之属,特其产少异耳。苹婆果雄於北,来禽贵於南,柰盛於西;其风味则以苹婆为上,柰次之,来禽又次之。”

(2).见“ 来禽青李 ”。

事过

犹过失。《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焦氏 ﹞一日趁老公不在家,寻起 李承祖 事过,揪来打駡。”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倦客

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的人。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宋 陆游 《双头莲》词:“悲欢梦里,奈倦客又是关河千里。”

料理

菜肴

西门町的日本料理是我每天都光顾的

销磨

(1).磨灭;消耗。 唐 黄滔 《祭陈先辈文》:“且 彭祖 之延永寿,亦至销磨。” 宋 刘过 《沁园春·赠王禹锡》词:“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 清 陈维崧 《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词:“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鲁迅 《书信集·致韦丛芜》:“许多生命,销磨于无代价的苦工中,真是何苦如此?”

(2).消遣;闲度。 清 孙枝蔚 《溉堂六客诗·侠客》:“销磨岁月费长吟,慷慨喜闻 燕 赵 音。” 老舍 《赶集·黑白李》:“有点小玩艺,比如粘补旧书等等,他就平安的销磨半日。”

酒病

犹病酒。因饮酒过量而生病。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养生非酒病,难隐题诗名。” 清 黄景仁 《钱塘舟次》诗:“风雪衣单知岁晚,江湖酒病与年深。”

还是

(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年时

1.当年,往年时节。 2.岁月;年代。 3.方言。去年。 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 5.年头,年份。

意绪

(1).心意,情绪。 南朝 齐 王融 《咏琵琶》:“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五代 徐铉 《柳枝辞》之十二:“唯有美人多意绪,解依芳态画双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通》:“夜既深,僮僕散尽,孤灯徬徨,意绪良苦。”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眉宇间似乎都含着凄恻的意绪。”

(2).犹思路。 唐 柳宗元 《辨文子》:“凡 孟 管 辈数家,皆见剽窃,嶢然而出其类,其意绪文辞叉牙相抵而不合。”

一霎

谓时间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 唐 孟郊 《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羣物。” 宋 姜夔 《庆宫春》词:“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受宠承恩,一霎里身判人间天上。”《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一霎回到公馆,他老人家的气色便不像前头的呆滞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一霎间,她眼前站着的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忽然变成一个美丽憔悴的少妇。”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河桥

(1).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东 大庆关 与 山西省 永济县 西 蒲州镇 之间 黄河 上。 战国 秦昭襄王 建。 黄河 上建桥始于此。 唐 通称 蒲津桥 。《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桥 。” 张守节 正义:“此桥在 同州 临晋县 东,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桥 也。”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 昭襄王 始作 河桥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贵德县 南 黄河 上。《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贯友 ﹞遂夹 逢留大河 筑城坞,作大航,造 河桥 ,欲度兵击 迷唐 。”后 吐谷浑 、 吐蕃 皆建桥于此。

(3).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县 西南、 孟津县 东北 黄河 上。 晋 泰始 中 杜预 以 孟津 渡险,始建浮桥于 富平津 ,世称 河桥 。 唐 通称 河阳桥 。《晋书·杜预传》:“ 预 又以 孟津 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 河桥 于 富平津 。”《周书·晋荡公护传》:“从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农 ,破 沙苑 、战 河桥 ,并有功。”

(4).桥梁。 北周 庾信 《李陵苏武别赞》:“河桥两岸,临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远》诗之一:“河桥酒斾风软,候舘梅花雪娇。”《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路出山塘景渐佳,河桥杨柳暗藏鸦。”

信马

任马行走而不加约制。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平明端笏陪鵷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宋 张先 《木兰花》词:“帘重不知金屋晚,信马归来肠欲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信马行,越十餘日,忽得路出山,则 哈密 境矣。”

新句

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 唐 张籍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诗:“迴首吟新句,霜云满 楚 城。”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博书》之三:“承示新句,但知嘆愧。”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纳凉》:“且復哦新句,相嘲 饭颗山 。”

漫道

莫说,不要讲。 唐 王昌龄 《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宋 陆游 《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诗之五:“漫道贫非病,谁知懒是真。” 毛 * 《忆秦娥·娄山关》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贺铸

贺铸(1052-1125) : 北宋词人。字方回,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官至太平州通判。词多写恋情,风格多变,善于溶入前人诗句。有《东山词》。

肠断

喻非常悲痛

飞絮

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除非

(1) 表示唯一的条件,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相当于“只有”

除非在这里修个水库,否则不能解决供水问题

(2) 在除…外的任何情况下;除…情况之外

除非有两个证人作证明,否则,此案不成立

(3) 表示不计算在内;除了

这事除非他,谁也不能告诉

小杜

(1).称 汉 杜延年 。 延年 , 杜周 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 南朝 梁 沉约 《授蔡法度廷尉制》:“ 汉 代律书,出乎 小杜 。”

(2).称 唐 杜牧 。《新唐书·杜牧传》:“ 牧 於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 杜甫 云。” 宋 苏舜钦 《霅上》诗:“ 小杜 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 清 孔尚任 《红桥》诗:“可惜同游无 小杜 ,扑襟丝雨总销魂。” 郁达夫 《自题<乙卯集>》诗之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清狂 小杜 名。”

妙绝

(1) 美妙极了

(2) 精妙绝伦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好处

(1) 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

得到稳定收入的好处

(2) 美好的地方

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郑谷《舟行诗》

阑干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杜宇

杜鹃鸟的别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