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道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太行道原文

太行羊肠坂九折,云黑风乾尺深雪。
堇泥道滑木叶寒,辘辘车声行复歇。
华山有马久脱辕,归来牧野经几年。
一从仓箱事居积,聊以知道烦长鞭。
前车已覆覆道左,天井关头夜明火。
后车趣驾开井陉,唱筹仍复催连营。
关山青草春二月,单轨一冬曾结辙。
鬃颓毛落双膊高,引领皮穿眼流血。
去年搏手双弮空,今年三月甬道同。
可怜驽力不敢惜,辕下亦觉盐车能。
君恩天大示弗服,桃野已甘偕觳觫。
感恩伏枥饱秣刍,犹为太行忧后车。

诗词问答

问:太行道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太行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羊肠坂

古坂道名。萦曲如羊肠,故称。有两处:一在今 山西省 壶关县 东南;一在今 山西省 晋城市 南。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北上 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 詰屈,车轮为之摧。”亦作“ 羊肠阪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 裴駰 集解引 晋 皇甫谧 曰:“ 壶关 有 羊肠阪 ,在 太原 晋阳 西北九十里。”《史记·魏世家》“断 羊肠 ,拔 閼与 ” 唐 张守节 正义:“ 羊肠阪 道在 太行山 上,南口 怀州 ,北口 潞州 。”

黑风

(1).暴风;狂风。《魏书·元叉传》:“ 元叉 本名 夜叉 ,弟 罗 实名 罗刹 ,夜叉、罗刹,此鬼食人,非遇黑风,事同飘堕。” 唐 杜牧 《大雨行》:“东垠黑风驾海水,海水卷上天中央。”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迨余等将睡,忽而黑风暴雨遽作。”

(2).妖风;歪风。 柳青 《狠透铁》:“一股黑风笼罩了小小的 水渠村 ,从一九四九年解放起一直奔波到高级合作化的 * 员,在村里没威信了。” 刘亚舟 《幸运儿》第三部十二:“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黑风,飞沙走石地刮起来。”

(3).谣言。 华山 《远航集·头顶露青天》:“黑风三天松,两天紧,苦主们好不着急。”

堇泥

粘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城中无食,米斗直钱五十緡,草根木实皆尽,以堇泥为饼食之,饿死者太半。” 胡三省 注:“堇泥,黏土也。”

木叶

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泛兰英於户牖,座接鸡谈;下木叶於中池,厨烹野雁。” 元 萨都剌 《芙蓉曲》:“鲤鱼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飞木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吾乡山蚕食椒、椿、檞、柘诸木叶而成茧。”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这自己的房子,处在一个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没在墨绿的木叶中。”

辘车

独轮车。 句道兴 本《搜神记》:“﹝ 董永 ﹞小失其母,独养老父,家贫困苦,至於农月,与轆车推父於田头树荫下,与人客作,供养不闕。”

行复

且又。《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李善 注:“行,犹且也。”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 远 嘆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復扬尘也。’”

华山

山名。五岳之一。在 陕西省 华阴市 南,北临 渭河 平原,属 秦岭 东段。又称 太华山 。古称“西岳”。有 莲花 (西峰)、 落雁 (南峰)、 朝阳 (东峰)、 玉女 (中峰)、 五云 (北峰)等峰,为游览胜地。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牧野

古代地名。在今 河南省 淇县 南。 周武王 与反 殷 诸侯会师,大败 纣 军于此。《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 商 郊 牧野 ,乃誓。” 曾运乾 正读:“ 牧野 ,在 紂 都 朝歌 南七十里。”

一从

(1).全都服从。《韩非子·扬权》:“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陈奇猷 集释:“一从犹言皆从也。”

(2).一概听从或遵从。《晋书·卢志传》:“陛下今日之事,当一从右将军。”《晋书·成恭杜皇后传》:“今山陵之事,一从节俭,陵中唯洁扫而已,不得施涂车芻灵。”

(3).完全听任。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敧斜。” 元 乔吉 《即事》曲:“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朧。”

(4).自从。 唐 王昌龄 《寄穆侍御出幽州》诗:“一从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万里长。” 宋 王安石 《少年见青春》诗:“一从鬢上白,百不可见喜。”《红楼梦》第六八回:“妹子年轻,一从到了这里,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 毛 * 《和郭沫若同志》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仓箱

《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郑玄 笺:“ 成王 见禾穀之税,委积之多,於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是言年丰收入踰前也。” 朱熹 集传:“箱,车箱也。”后因以“仓箱”喻丰收。 唐 权德舆 《中书门下贺两表》:“籉笠就绪,仓箱可期。”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边储告匱,久无望於仓箱。”

居积

囤积。 汉 王充 《论衡·知实》:“ 子贡 善居积,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 陶朱 。”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茶》:“而香象之货,居积停滞,公私皆失其利焉。” 清 钱谦益 《徐元晦墓志铭》:“家本素封,挥斥数千金,缘手輒尽,亦时用居积自救,其所赢不能当什一。”

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前车

见“ 前车之鉴 ”。

道左

(1).路的左边。《孔丛子·问军礼》:“主车止於中门之外,外门之内,庙主居於道左,社主居於道右,其所经名山大川,皆祭告焉。”

(2).道路旁边。《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毛 传:“兴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 郑玄 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阴寡也。” 马瑞辰 通释:“下章‘道周’,《韩诗》作道右,则左右随所见言之,不以道左之阳取兴。”《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太平广记》卷三 * 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 于凝 ﹞遥见道左嘉木美荫,因就焉。”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将度 梅岭 , 吴公子 已迎候道左,执礼甚恭。”

天井关

又名 太行关 。在今 山西 晋城县 南 太行山 顶,因关南有 天井泉 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 太行 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 宋 靖康 元年改称 雄定关 , 元 末亦名 平阳关 。《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幸 东阿 ,北登 太行山 ,至 天井关 。” 李贤 注:“今 太行山 上,关南有 天井泉 三所也。”

明火

(1).古代占卜和祭祀时,用铜镜映日聚光所点燃的火。《周礼·春官·菙氏》:“凡卜,以明火爇燋。” 郑玄 注:“明火,以阳燧取火於日。”《旧唐书·礼仪志四》:“欲为祭饌,将阳燧望日取火,谓之明火。”

(2).明亮的火光。《荀子·致士》:“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3).谓公开抢劫。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六:“他们有枪!他们既肯无故的捉人,怎么知道不肯再见财起意,作明火呢?” 高德明 《醋点灯》:“人都在那儿瞧着,你捡?你刚一毛腰,人家过来了……不给人家,报你明火。”参见“ 明火执仗 ”。

后车

(1).副车,侍从所乘的车。《诗·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郑玄 笺:“后车,倅车也。” 陆德明 释文:“倅,七对反,副车。”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託乘於后车。” 清 顾炎武 《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诗:“穷愁那得一篇书?幸有心期託后车。”

(2).后继之车。《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夫 三代 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后因以为鉴诫之义。 唐 张继 《读峄山碑》诗:“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 宋 司马光 《颜太初杂文序》:“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

趣驾

谓驾驭车马速行。《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公曰:‘趣驾迎 晏子 。’” 张纯一 校注:“ 孙 云:‘趣,《新序》作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於是 光武 趣驾南辕,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 李贤 注:“趣,急也,读曰促。”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 羲阳 趣驾, 炎华 电征。”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趣驾度 太行 ,踌蹰弃騏驥。”

井陉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 ,又称 土门关 。 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高诱 注:“ 井陘 ,在 常山 井陘县 。”《元和郡县图志·恒州》:“ 井陘县 , 六国 时 赵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兴兵攻 赵 ,下 井陘 。 汉高帝 三年, 韩信 、 张耳 东下 井陘 ,擒 成安君 ( 陈餘 ),即此地也。 陘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 ,今名 土门口 ,县( 获鹿县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万里鸣刁斗,三军出 井陘 ,小的们随老爷去 河北 ,在此久等。” 王德钟 《和悼秋醉后之作》:“书生曾把《阴符》读,亦愿荷戈出 井陘 。”

唱筹

(1).高声报时。 南朝 梁 何逊 《与沉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诗:“华烛已消半,更人数唱筹。”

(2).呼叫数码。 明 何景明 《官仓行》:“帐前喧呼朝不休,剪旌分队听唱筹。”

连营

(1).扎营相连。《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 备 兵东下,与 权 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餘里。”《北史·宇文护传》:“ 护 连营渐进,屯军 弘农 。”

(2).指连绵不绝的营寨。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诗:“ 函谷 絶飞鸟, 武关 护连营。”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沿江数十里,连营高垒起。”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贯索九星在其前,贱人之牢也……一曰连营,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强也。”

关山

(1) 关隘和山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2) 指家乡

青草

为食草动物提供食物的绿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叶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等单子叶植物组成,往往与双子叶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单轨

(1)

(2) 单线的铁道或电车道

单轨电车

(3) 比喻只通过一个系统实施管理的制度,与“ * ”相对

变价格 * 制为单轨制

(4) 只容得下一辆车通行的狭窄道路

结辙

(1).辙迹交错。谓退车回驶。《管子·小匡》:“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动如风雨,车不结辙,士不旋踵,此本战之道也。”

(2).辙迹交错。亦作“ 结彻 ”。谓车辆往来不绝。《汉书·文帝纪》:“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彻於道,以諭朕志於单于。”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使车往还,故彻如结也。”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碣颂》:“年二十七,褐衣游 洛阳 ,天下名流,翕然宗仰……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駢罗於典属。”

引领

伸直脖子 ,形容殷切期待的样子

如有不嗜 * 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梁惠王》

武王设朝,士民皆喜;依圣治事,民皆引领。——《武王伐纣平话》

流血

(1) 人或动物的血液从伤口流出

伤口大量地流血

(2) 特指负伤或牺牲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搏手

两手相拍。表示愤怒或无计可施。《东观汉记·刘良传》:“ 光武 初起兵, 良 搏手大呼曰:‘我欲诣纳言 严将军 。’”《后汉书·庞参传》:“田畴不得垦闢,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穷,无望来秋。” 李贤 注:“两手相搏,言无计也。”《新唐书·奸臣传下·崔胤》:“自 季述 废天子,天下之人未尝忘,武夫义臣搏手愤惋。” 宋 岳珂 《桯史·二将失律》:“砲械无所取办,敢死又已前却,乃坐而仰高,搏手莫知所施。”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道同

(1).志趣相投。 唐 韦应物 《移疾会诗因贻诸祠曹》:“道同意暂遣,客散疾徐还。”

(2).引申为沆瀣一气。《再生缘》第三六回:“万般都是你们错,父子道同害 少华 。”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辕下

(1).车下。《新唐书·藩镇传·田悦》:“今日破 魏 ,则取 燕 赵 如牵辕下马耳。” 金 段克己 《岁己酉春正月十有一日吾友张君汉臣下世》诗之四:“停车伏辕下,骨断筋力折。”

(2).辕门之下。引申为门下,部下。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 岳将军 从者某,赏守备衔,效力辕下。”

盐车

运载盐的车子。《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 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后以“盐车”为典,多用于喻贤才屈沉于天下。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驥垂两耳,服盐车兮。” 唐 殷尧藩 《暮春述怀》诗:“此时若遇 孙阳 顾,肯服盐车不受鞭。” 宋 黄庭坚 《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诗:“盐车之下有絶足,败羣勿纵为民残。” 明 高启 《天闲青骢赤骠二马歌》:“请看垂耳盐车者,那得昂藏八尺身!” 清 孙枝蔚 《君马黄》诗:“耻遭众口夸,寧受盐车厄。”

天大

非常大;极言其大

天大的事我顶着

觳觫

恐惧得发抖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 清· 李伯元《文明小史》

感恩

(1)

(2) 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

感恩不尽

(3) 餐前或餐后对上帝表示感谢

伏枥

亦作“ 伏歷 ”。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2).喻指养育。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

(3).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

(4).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栖山,叹息损朱颜。” 华罗庚 《病中斗》诗:“我行虽彳亍,岂 * 櫪哀。驱驰絶广漠,腾跃越崔嵬。”

饱秣

喂足牲口。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遂饱秣飫膳,伺其夕,怀短兵暗逐其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