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作者:李贤 朝代:明代

原文

神人有夸父,追日极奔走。

穷力在虞渊,斯志终见负。

渴饮河渭枯,涓滴亦无有。

弃杖为邓林,空传百世后。

诗词问答

问:《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的作者是谁?答:李贤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贤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贤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有韵

参考注释

神人

(1) 神仙;道教指得道的人

(2) 才貌出众世上罕见的人

同舍生…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夸父

中国神话人物。炎帝的后裔。见“夸父追日”:传夸父曾追逐落日,途中口渴,饮尽黄、渭河水未止。欲北去饮大泽水,中途渴死。死后手杖化为“邓林”。夸父子孙繁衍成夸父国

追日

古代神话, 夸父 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竭河追日, 夸父 力尽於楹间;越海陵山, 竖亥 途穷於廡下。”参阅《列子·汤问》。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虞渊

亦称“ 虞泉 ”。传说为日没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晋书·束晳传》:“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 虞泉 而招西归之日?” 唐 柳宗元 《杂曲歌辞》之一:“君不见 夸父 逐日窥 虞渊 ,跳踉 北海 超 崑崙 。” 郭沫若 《赠日本友人》诗:“纵有乌云遮皓月,终教红日出 虞渊 。”

饮河

(1).谓喝 黄河 水。《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 禺谷 。将饮 河 ,而不足也,将走大泽。”事又载《列子·汤问》。 唐 韩愈 《双鸟诗》:“朝饮 河 生尘,暮饮海絶流。”

(2).《庄子·逍遥游》云: 尧 让天下于 许由 , 由 曰:“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成玄英 疏:“ 许由 ,隐者也……隐於 箕山 ,师於 啮缺 ,依山而食,就河而饮。 尧 知其贤,让以帝位。 许由 闻之,乃临河洗耳。”后遂用作典故,以“饮河”比喻所需求极有限。 晋 左思 《咏史》之八:“饮 河 期满腹,贵足不愿餘。” 唐 王勣 《游北山赋》:“饮河知足,巢林必安。”

(3).比喻隐退,不追求荣利。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臣闻 尧 风冲天, 潁 阳振饮河之谈, 汉 德括地, 商 阴峻餐芝之气。”参阅《吕氏春秋·求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涓滴

点滴的水;比喻极少量的钱、物或贡献

涓滴归公

无有

没有

“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

果无有。

邓林

(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哉 夸父 ,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

(2).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 陈思 《赠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 阮籍 《咏怀》……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清 魏源 《碑洞》诗:“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

(3).古地名。 战国 时在 楚国 北境。《商君书·弱民》:“隐以 邓林 ,缘以 方城 。”《史记·礼书》:“阻之以 邓林 ,缘之以 方城 。” 司马贞 索隐:“ 刘氏 以为今 襄州 南凤林山 是古 邓祁侯 之国,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邓林 也。”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