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

作者:刘省斋 朝代:宋代

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原文

男子才生,桑弧蓬矢,志期古同。
况平生慷慨,胸襟磊落,弛张洞晓,经艺该通。
笔扫云烟,腹储兵甲,志气天边万丈虹。
行藏事,笑不侯李广,射石夸雄。
仰天一问穷通。
叹风虎云龙时未逢。
羡傅岩版筑,终符求象,渭滨渔钓,果兆非熊。
白额未除,长鲸未脍,臂健何嫌二石弓。
天山定,任扶桑高挂,凌阁图功。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的作者是谁?答:刘省斋
问: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省斋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省斋名句大全

刘省斋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书法欣赏

刘省斋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书法作品欣赏
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男子

男性

桑弧蓬矢

古时男子出生,以桑木作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男儿应有志于四方。后用作勉励人应有大志之辞。《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郑玄 注:“桑弧蓬矢本大古也,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 唐 李白 《上安州裴刺史书》:“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 明 沉鲸 《双珠记·辕门遇友》:“ 王先生 差矣!岂不知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何乃为此区区儿女之态。”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二:“男子初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何必一生局促软红尘土中,以为得计乎?”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胸襟

指心情、志趣、抱负等

胸襟开阔

磊落

(1) 壮大的样子

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西游记》

(2) 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态度和坚决遵循很高的道德标准行事

胸怀磊落

光明磊落

弛张

(1).谓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语本《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 文 武 弗能也;弛而不张, 文 武 弗为也。一张一弛, 文 武 之道也。”比喻事物的盛衰、强弱、兴废等。《韩非子·解老》:“故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至於国有弛张,乡有併省,随时而载,用明审实。”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乘之大患,要为缮吾羣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2).比喻处事的松紧、进退、宽严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 唐 元稹 《刘颇河中府河西县令》:“且言其伐 蔡 之役,常参谋於怀汝之师,部分弛张,允协军政,遂命试领 银州郡 事。”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子皮》:“赏罚弛张,必从其令。”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盖其时文章界域,极可弛张,纵之则包举万汇之形声;严之则排摈简质之叙记,必有藻韵,善移人情,始得称文。”

(3).犹变更。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 韩王 名 信都 ,而輒去‘都’留‘信’,用使称其名姓,全与 淮阴 不别。 班氏 一準 太史 ,曾无弛张。静言思之,深所未了。”

(4).拉开或收拢。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几案可以弛张,什器轻于携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谓之美术。”

洞晓

透彻地了解;精通

至于图画、博弈、音律,无不洞晓。——《宋史·丁谓传》

经艺

亦作“ 经蓺 ”。1.儒家经书的统称。古称六经为“六艺”。 汉 王充 《论衡·艺增》:“经艺万世不易,犹或出溢,增过其实。”《汉书·郊祀志下》:“八人不案经艺,考古制,而以为不宜,无法之议,难以定吉凶。”

(2).犹经学。《史记·儒林列传序》:“故 汉 兴,然后诸儒始得脩其经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 唐 韩愈 《国子监论新注学官牒》:“委国子祭酒选择有经艺堪训导生徒者,以充学官。”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讲读官坐立》:“赐坐盖出优礼,祖宗或赐讲臣坐者,以其敷畅经艺也。”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本朝以经艺试士。”

该通

博通。 汉 蔡邕 《翟先生碑》:“该通五经,兼洞坟籍。” 唐 刘禹锡 《荐处士严毖状》:“歷代史及国朝故事悉能该通。” 清 顾炎武 《述古》诗:“六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兵甲

(1) 兵器和甲胄,泛指武器装备

今南言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2) 指战争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战国策·秦策一》

志气

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人小志气大

天边

无限的空间

你从哪里来的,亲爱的小东西?从天边来到这里

万丈

形容很高或很深

行藏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仰天

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一问

(1).问候一次。《礼记·内则》:“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管子·入国》:“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

(2).询问一下。 唐 李白 《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3).访问一次。 元 方回 《雪中忆昔》诗:“扁舟一问桃源路,治乱当时自此分。”

(4).一个问题。《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拟申一问,师还对否?”《朱子语类》卷二:“ 季通 尝设一问。”

穷通

(1).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吕氏春秋·高义》:“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故性命之道,穷通之数,夭閼纷纶,莫知其辨。”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

(2).谓干涸与流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川渠 又东北合 滱水 ,水有穷通,不常津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

(3).谓阻隔与通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

风虎云龙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宋 王安石 《浪淘沙令》词:“ 汤 武 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四折:“ 伊尹 有相 汤 的贤, 武王 有伐 紂 的功,想当初风虎云龙,做了一枕南柯梦。”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嵩庆寿》:“欢乐,会风虎云龙,羽翼相从胆气豪。”参见“ 风从虎,云从龙 ”。

傅岩

(1).亦称“ 傅险 ”。古地名。相传 商 代贤士 傅说 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书·说命上》:“ 説 筑 傅巖 之野。” 孔 传:“ 傅氏 之巖在 虞 虢 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 説 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史记·殷本纪》:“得 説 於 傅险 中。是时, 説 为胥靡,筑於 傅险 。” 司马贞 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巖’也。” 张守节 正义引《地理志》:“ 傅险 即 傅説 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 圣人窟 ,在今 陕州 河北县 北七里,即 虞国 、 虢国 之界。又有 傅説祠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 傅巖 ,县( 平陆县 )东三十五里,即 殷 相 傅説 隐处,俗名 圣人窟 。其地亦曰 隐贤社 。”

(2). 殷 相 傅说 曾隐于 傅岩 ,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井邑 傅巖 上,客亭云雾间。” 宋 苏轼 《答曾学士启》:“贱如莘野,犹为席上之珍;远若 傅巖 ,尽入彀中之选。”

版筑

指筑土墙,即在夹版中填入泥土,用杵夯实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渭滨

《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 太公望 吕尚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 渭 滨佐 周 ,圣德广运; 商洛 匡 汉 ,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滨迟。”

渔钓

钓鱼。《史记·齐太公世家》:“ 吕尚 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 周西伯 。” 唐 戴叔伦 《喜雨》诗:“樵歌野田中,渔钓沧江潯。” 沉钧儒 《洪深<申屠氏>序言》:“﹝ 申屠氏 ﹞十岁能属文,读书过目成诵。其兄渔钓海上,女作诗送之。”

非熊

《六韬·文师》载: 文王 将往 渭水 边打猎,行前占卜,卜辞曰:“田於 渭 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 昌 。”后果见 太公 坐 渭水 边垂钓,与之语而大悦,遂同车而归,拜为师。古熊罴连称,后遂以“非熊”为 姜太公 代称。 唐 李白 《大猎赋》:“载 非熊 于 渭 滨。” 宋 陆游 《雨中卧病有感》诗:“ 非熊 老子不復见,谁吊遗魂清 渭 滨。” 明 汤显祖 《紫钗记·高宴飞书》:“ 非熊 奇貌, 卧龙 风调,緑鬢朱颜荣耀。”

白额

猛虎。《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 唐 李白 《大猎赋》:“虽凿齿磨牙而致伉,谁谓南山白额之足覩。” 王琦 注:“白额虎盖虎之老者,力雄势猛,人所难御。” 明 沉璟 《义侠记·旌勇》:“山村早收,白额当人吼;山行早休,白骨妨人走。”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郴游日记》:“居者闭户,防倀鬼或呼其名;行人戒涂,畏山君适逢其怒……愿冥冥鉴此丹忱,俾逐逐射兹白额。”

长鲸

(1).大鲸。 晋 左思 《吴都赋》:“长鲸吞航,修鯢吐浪。”《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长鲸击水, 天吴 覆舟。”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2).喻巨寇。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坡赋》:“长鲸入鼎兮中原,六龙迴轡兮 蜀 门。”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梁元帝》:“ 淮海 长鲸,虽云授首, 襄阳 短狐,未全革面。”

石弓

用来发射石头的弩或石弩

天山

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中国新疆中部,西段在中亚。多5000米以上山峰,主峰托木尔峰7439米

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图功

图谋建立功业。 唐 白居易 《赠写真者》诗:“迢递 麒麟阁 ,图功未有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任人不任法者,法既敝,虽圣智犹不足以图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