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原文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忠州刺史以下,悉以畬田粟给禄食,以黄绢支给充俸。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诗词问答

问: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巴子

(1) 女阴——南方方言

(2) 男阴——北方方言,多用于儿童口语

下巴

(1) 下颌的通称

(2) 脸的最下部分,即颏

江水

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穷独

孤独无依。《尹文子·大道下》:“穷独贫贱,治世之所共矜,乱世之所共侮。”《晋书·魏舒传》:“ 舒 告老之年,处穷独之苦。” 唐 白居易 《祭弟文》:“吾竟无儿,穷独而已。” 宋 苏轼 《与循守周文之书》之二:“ 海州 穷独,见人即喜,况君佳士乎?”

强名

1.亦作"强名"。 2.犹盛名。

刺史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时时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仓粟

仓库中贮藏的米谷。《吕氏春秋·士节》:“ 晏子 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史记·货殖列传》:“ 秦 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 任氏 独窖仓粟。” 唐 白居易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诗:“仓粟餧家人,黄縑裹妻子。”

家人

(1) 家庭成员

家人团聚

(2) 旧称仆人

(3) 指平民

黄缣

双丝织的微带黄色的细绢。《淮南子·齐俗训》:“縑之性黄。” 汉 以后多用作馈赠之物,或以作货币。《后汉书·楚王英传》:“ 英 遣郎中令奉黄縑白紈三十匹诣国相曰:‘託在蕃辅,过恶累积,观喜大恩,奉送縑帛,以赎愆罪。’” 唐 白居易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诗:“仓粟餧家人,黄縑裹妻子。”自注:“ 忠州 刺史以下,悉以畬田给禄食,以黄绢支给充俸。” 宋 陆游 《碌碌》诗:“暑服黄縑製,晨飱赤米炊。”

妻子

(1) 男子的正式配偶

(2) 妻子和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以下

(1) 表示位置、级别、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下

零度以下

桓权以下。——《国语·晋语》

王侯以下。——《后汉书·张衡传》

魏晋氏以下。——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左膝以下。——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下面

以下是代表名单

(3) 现在

以下就来谈谈具体办法

畬田

1.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田地。

2.用火耕种田。

禄食

(1).俸禄。《汉书·食货志上》:“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明 李东阳 《文林郎谢公墓志铭》:“公自奉数俭,虽被封锡,禄食仅仅,益自节缩为义举。”

(2).食禄。指供职官府享有俸禄。《后汉书·朱暉传》:“禄食之家,不与百姓争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万福 自始从军至卒,禄食七十年,未尝病一日,典九郡皆有惠爱。”

(3).指食禄者。 清 方文 《云间五子·徐闇公孚远》诗:“禄食逾千亿,谁是英雄人?”

黄绢

(1).黄色之绢。 唐 许浑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诗:“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絳纱。” 南唐 陈陶 《题赠高闲上人》诗:“鸳鷺输黄绢,场坛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唤做主娘,黄绢盖头,骑马跣足,这全是 粤 西 西溪峒 村媪。”

(2).见“ 黄绢幼妇 ”。

(3).谓隐语。 唐 冯翊子 《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寺语》:“﹝独 班 支使曰﹞得非‘ 大明寺 水天下无比’八字乎?众皆恍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

(4).佛教之经卷。 唐 寒山 《诗》之一二一:“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绢,一本作“ 卷 ”。

支给

供给,支付。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请準新补人数,量加支给。”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八八:“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明史·外国传一·朝鲜》:“顾以封疆多故,土瘠民贫,内供本国之军需,外济镇兵之待哺,生穀有限,支给实难。”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四:“﹝ 赵尔丰 ﹞退回 打箭炉 去继续经营 西藏 ,一切旅费、政费仍由 四川 支给。”

莓苔

青苔。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苏舜钦 《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 李瀚 《光孝寺访唐佛》诗:“一径莓苔寒瑟瑟,千年灯火坐萧萧。”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冠带

(1).帽子与腰带。《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 宋 司马光 《晚食菊羹》诗:“归来褫冠带,杖履行东园。” 明 沉鲸 《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带,扮做常人。轻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

(2).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 秦王 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 三国 魏 曹操 《薤露》诗:“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彊。”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红楼梦》第六二回:“ 寳玉 清晨起来,梳洗已毕,便冠带了。”

(3).指装束,打扮。《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楚 阵 韩员 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这般冠带?名呼做 杀虎壮士 。”

(4).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韩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带之国。” 宋 洪迈 《容斋四笔·饶州风俗》:“ 宋 受天命,然后七 闽 、二 浙 与 江 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五章引《宣布满清皇室罪状檄》:“山河依旧,先人之庐墓可亲;冠带奚存,九世之仇讎宜復。”

(5).谓使习礼仪。《旧唐书·玄宗纪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冠带 月支 ,旅应騶牙之瑞,梯航日出,咸输象齿之珍。”

(6).比喻封爵,官职。《战国策·魏策四》:“且夫 魏 一万乘之国,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 秦 之强足以为与也。”《明史·唐胄传》:“遇赦復冠带,卒。”

(7).指官吏、士绅。《文选·张衡<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 薛综 注:“冠带,犹搢绅,谓吏人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晋朝 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 宋 叶适 《北村记》:“相为市者,皆鱼虾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带车马之来絶矣。” 明 张煌言 《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带,夹道壶浆。”

(8).指男子。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盈盈弱女,僭称冠带之雄。渺渺丈夫,反袭裙釵之饰。”

雾雨

(1).雾和雨。《楚辞·大招》:“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王逸 注:“言大海之涯,多雾恶气,天常甚雨,如注壅水。”《汉书·邹阳传》:“臣闻交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 唐 韩愈 《洞庭阻风赠张十一署》诗:“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2).指连绵不绝的雨。 宋 苏辙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诗之一:“旱久翻成雾雨灾,老人腹疾强啣杯。”

(3).蒙蒙细雨。 唐 温庭筠 《阳春曲》:“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 宋 陆游 《冬日感兴》诗:“雾雨天昏曀,陂湖地阻深。” 元 王恽 《夜宿朝元阁下》诗:“炎歊似杀赤熛怒,雾雨漫成玄豹章。”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三四回:“但见丛莽塞径,老樾蔽天,雾雨冥冥,瘴烟幂幂。”

(4).谓隐居。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参见“ 雾豹 ”。

楼雉

城楼与城堞。亦泛指城墙。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陈书·侯安都传》:“ 天嘉 三年夏,潦,水涨满, 安都 引船入堰,起楼舰与 异 城等,放拍碎其楼雉。”《南史·萧方等传》:“ 方等 又劝修筑城栅,以备不虞,既成,楼雉相望,周回七十餘里。” 唐 白居易 《杂兴》诗之二:“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餘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衙鼓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元 贡师泰 《又寄王鲁川推官》诗:“曹吏尽随衙鼓散,理官独抱狱书归。” 陈三立 《十月晦雪后瞻园夜集依韵答樊山》:“便拂衣履就舆輦,踵逐归鸦衙鼓外。”参见“ 衙参 ”、“ 放衙 ”。

郡斋

郡守起居之处。 唐 白居易 《秋日怀杓直》诗:“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唐 李商隐 《华州周大夫宴席》诗:“郡斋何用酒如泉,饮德先时已醉眠。” 清 赵翼 《镇安土俗》诗:“城中屋少惟官廨,墙上山多逼郡斋。”

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南浦

(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唐 李贺 《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 清 曹寅 《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

(2).词牌名。 唐 《教坊记》有《南浦子》曲, 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 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阅《词谱·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县 西南, 章江 至此分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聂文郁 注:“本诗 南浦 ……应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 宋 王安石 《南浦》诗:“ 南浦 随花去,迴舟路已迷。” 清 宋琬 《罗篁庵先生生日歌》序:“ 西山 南浦 ,长吟帝子之高楼; 白下 长干 ,重启 谢公 之别墅。”

(4).古水名,一名 新开港 ,在今 武汉市 南。 唐 李白 《江夏行》:“适来往 南浦 ,欲问 西江 船。”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南浦 ,在 鄂州 江夏县 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

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夫君

(1) 旧时妻对夫的尊敬亲爱称呼

(2) 朋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