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昭亭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发昭亭原文

春泥深一尺,车马重重迹。
亲旧各还城,山川空向夕。
今朝水平岸,不畏舟碍碛。
始随湍涨发,已入青苍壁。
落日未逢人,孤村望来客。
泱泱漫田流,青青被垅麦。
欲霁鸠乱鸣,将耕杏先白。
我无农亩懃,千里事行役。
寄谢昭亭神,果不吝深泽。

诗词问答

问:发昭亭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发昭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深一

犹专一。谓深刻了解某一事物的详情。《韩非子·八经》:“深一以警众心,泄异以易其虑。” 陈奇猷 集释:“深一,即《内储説上》所谓‘深知一物,众形皆变’之术也。此谓人君深知一事之详情,则可警众人之心也。”

车马

(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

(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亲旧

亲戚和故交旧友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向夕

傍晚;薄暮。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 刘长卿 《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诗:“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 宋 晏殊 《殢人娇》词:“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 明 雷士俊 《春日咏怀》诗之二:“孤鸟蹲寒树,向夕鸣不已。”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水平

(1) 平行于水平面的

水平距离

水平梯田

(2) 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业务水平

文学水平

水平甚低

青苍

(1).深青色。常用以形容树色、山色、天色、水色等。 唐 刘眘虚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诗:“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由亭中以望,凡 岳阳楼 所见,无弗同者,而青苍秀映之状,幽赏者又宜之。” 周立波 《民兵》:“近山淋着雨,青松和楠竹显得更青苍。”

(2).借指山林。 宋 陆游 《过石灵三峰》诗之一:“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宋 秦观 《同子瞻赋游惠山》:“輟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

(3).借指天。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钩陈裹巖谷,文陛压青苍。” 唐 温庭筠 《太液池歌》:“平碧浅春映緑塘,云容雨态连青苍。”青,一本作“ 春 ”。

落日

夕阳

孤村

孤零零的村庄。 唐 韦应物 《自巩洛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寮友》诗:“孤村几处临 伊 岸,一鴈初晴下朔风。” 宋 晁冲之 《夜行》诗:“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孤村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来客

外来宾客;有客前来

来客登记

泱泱

(1) 水势浩瀚的样子

(2) 气魄宏大

(3) 云起的样子

(4) 借作怏怏。不快、不满的样子

龙王帅水族,泱泱而回。——《西游记》

青青

(1) 茂盛的样子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

(2) 墨绿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农亩

1.亦作"农晦"。 2.犹乡野。 3.农田。 4.指农耕。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事行

(1).事迹。《管子·正世》:“夫五帝三王所以成功立名,显於后世者,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事行不必同,所务一也。”《北齐书·李希光传》:“ 萧轨 、 王敬宝 事行,史闕其传。” 明 宋濂 《故温州路总管府判官宣君墓志铭》:“ 彦照 之事行,其都凡如此。”

(2).行为;品行。《荀子·儒效》:“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韩诗外传》卷二:“上之人所遇,色为先,声音次之,事行为后。”《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卢光启》:“ 唐 末举人,不问事行文艺,但勤於请謁,号曰精切。”行,旧读xìng。

(3).行事,做事。《荀子·王制》:“立身则从佣俗,事行则遵佣故。”

(4).指社会 * 关系。《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以象事行,宫为君,商为臣。” 孔颖达 疏:“以象事行者,谓使人法象五声,是事行也;若宫象君,商象臣,角象民,徵象事,羽象物,是以象事行也。”

寄谢

(1).传告,告知。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艰阻。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宋 陆游 《醉眠》诗:“寄谢敲门人,予方有公事。”

(2).犹答谢;报答。《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妾一身所有,皆出皇上所赐。只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以此寄谢圣恩,愿勿忘七夕夜半之约。”

不吝

不吝惜。《书·仲虺之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 孔颖达 疏:“改悔过失,无所恡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趋炎附势自古而然》:“ 唐 令孤綯 当国日,以姓氏少,族人有投名者不吝,由是远近皆趋至,有姓 狐 冒 令 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赢时节道是倘来之物……意气扬扬,出之不吝。” 毛 *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于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