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韵见示且云卫尉顷登

作者:晁公溯 朝代:宋代

原文

卫尉余乐广,昔尝侍蓬莱。
暮年乃去国,持工此徘徊。
时登清音亭,遥见江西来。
凄然载酒地,复送江东回。
崔嵬苍龙阙,白着所仰怀。
宅相实在傍,敬起酌公杯。
公诗不敢忘,永藏十琼瑰。
我惭卫叔宝,继领外行台。
每望凌云山,尚想盖世才。
遗声落岩壑,松风有余哀。

诗词问答

问:《汤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韵见示且云卫尉顷登》的作者是谁?答:晁公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公溯的名句有哪些?答:晁公溯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晁公溯汤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韵见示且云卫尉顷登书法作品欣赏
汤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韵见示且云卫尉顷登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余乐

不尽之乐。 晋 陶潜 《桃花源诗》:“怡然有餘乐,于何劳智慧。” 宋 梅尧臣 《望仙亭》诗:“公来有餘乐,所乐为郡间。”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暮年

人到老年

去国

离开自己的国家

去国三千里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清音

(1) 清越的声音;清亮的声音

山水有清音

(2)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 p、t、k、f、s等

遥见

远远望见。《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使之遥见而指属,则虽韩卢不及众兔之尘。” 唐 薛能 《升平词》之二:“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程。”

江西

中国东南部的省。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省会南昌。赣江南北贯全省,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省的北部;湖周围平原为主要产粮区。立于鄱阳湖入长江口西侧的庐山为著名避暑胜地。位于省西部的井岗山为中国 * 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钨矿产地

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江东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苍龙

(1)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 * 《清平乐·六盘山》

白着

亦作“ 白箸 ”。1.显明。《汉书·冯奉世传》:“威功白著,为世使表。” 颜师古 注:“白著谓显明也。”

(2).正税以外横取于民的苛税。《新唐书·刘晏传》:“初,州县取富人督漕輓,谓之‘船头’;主邮递,谓之‘捉驛’;税外横取,谓之‘白著’。” 唐 高亭 《讥元载》诗:“上元官吏务剥削, 江 淮 之人皆白著。”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租庸使 元载 以 吴 越 虽兵荒后,民产犹给,乃辟召豪吏分宰列邑以重敛之……其科率之列,不约户品之上下,但家有粟帛者,则以人徒围袭,如擒捕寇盗,然后薄録其产而中分之,甚者十八九,时人谓之白箸。言其厚敛无名,其所箸者,皆公然明白,无所嫌避。” 元 陈世隆 《北轩笔记》:“受者非惠,与者如弃,谓之白著。”

(3). 宋 代官府向商铺买物,应付的价款往往短缺甚至拖赖,谓之“白著”。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和买、白著、折帛、折变,再倍而取,累其所入,开闢以来未之有也。”《续文献通考·市籴一》:“至是臣僚言:今官可以官价买物,行铺以时值计之,计不得二三。重以迁延岁月而不偿,胥卒并缘为姦,积日既久,类成白著。”

(4).谓酒喝得痛快。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世人谓酒酣为白箸。”

亦作“ 白箸 ”。指不占户籍的流民。 清 黄生 《义府》卷下:“按白著,谓流民不占户籍,别於土著者,故谓之白著。此举本以搜括逃亡逋负为名,虽著籍不欠租者,亦指为逃亡而取之。故谓此等人户为白著,以掩其掊克之迹也。”

宅相

(1).谓住宅风水之相。《晋书·魏舒传》:“﹝ 舒 ﹞少孤,为外家 宁 氏所养。 宁 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 魏氏 小而慧,意谓应之。 舒 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 明 李东阳 《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古人重宅相,派出蒙泉深。”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不知宅相大佳,公等亦死;风水不破,公等亦亡,謚曰至愚,孰云不洽。”亦用为将出贵甥之典。《北齐书·李绘传》:“ 河间 邢晏 ,即 绘 舅也。与 绘 清言,叹其高远。每称曰:‘若披云雾,如对珠玉,宅相之寄,良在此甥。’”

(2).外甥的代称。出于 晋 魏舒 舅宅出贵甥故事。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 王賁 侍郎,即令公之宅相也,志大气雄,酷似其舅。” 明 夏完淳 《寄荆隐女兄兼武功侯甥》诗:“愧负 文姬 孝,深为宅相怜。” 清 钮琇 《觚賸·蒋山佣》:“ 顾亭林 先生 炎武 ,行奇学博,负海内重名。 玉峰 三 徐先生 ,皆其宅相也。”

实在

(1) 确实地,毫无疑问地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

(2) 实际上;其实

他说明白了,实在并没有空明白

(3) 干得好,扎实;地道

工作做得很实在

(4) 诚实

为人实在

(5) 真实;不虚假

实在的本领

你这个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山地回忆》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琼瑰

(1).次于玉的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毛 传:“琼瑰,石而次玉。”

(2).泛指珠玉。《左传·成公十七年》:“初, 声伯 梦涉 洹 ,或与己琼瑰食之。” 杜预 注:“琼,玉;瑰,珠也。”《晋书·庾亮传论》:“古者右贤左戚,用杜溺私之路……是以厚赠琼瑰,罕升津要。”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澄心纸》:“ 子美 生穷死愈贵,残章断稿如琼瑰。”

(3).喻美好的诗文。 唐 罗隐 《县斋秋晚酬友人见寄》诗:“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见赠》之一:“和我新诗使予起,却得琼瑰酬木李。”

(4).喻珍贵的赠物。 宋 宋祁 《送梵上人归天台》诗:“嗟予投报乏琼瑰,目睇金园剩九回。”

领外

指 五岭 以南地区。领,古“岭”字。《后汉书·南蛮传》:“ 秦 并天下,威服 蛮夷 ,始开 领 外,置 南海 、 桂林 、 象郡 。” 宋 王明清 《挥麈录》卷二:“ 绍兴 间,以告訐流 领 外,不知所终。”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作图经,访 领 外。”

行台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 魏 晋 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 北朝 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 唐 贞观 以后渐废。 金 、 元 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宋 黄庭坚 《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三:“揽轡都城风露秋,行臺无妾护衣篝。”《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其时城内早经预备,把个总督行臺,做了钦差行辕。”

(3).客寓,旅馆。 苏曼殊 《答柳亚子书》:“ 桐 兄前日抵 申 ,同寓行台,今拟明日同作 苏台 之游。”

(4).临时设立的戏台。《红楼梦》第八五回:“这日一早, 王子胜 和亲戚家已送过一班戏来,就在 贾母 正厅前,搭起行臺。”

凌云

高耸入云

壮志凌云

盖世

才能、功勋等压倒当代,没有人能比

盖世无双

项王乃悲歌怃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遗声

(1).指过去留下的乐曲。《礼记·乐记》:“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 齐 都无遗声, 桐乡 有餘謡。”《宋史·乐志十七》:“此谱,相传即 开元 遗声也。”

(2).犹馀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而此孺子遗声抑扬,不可胜穷,优游转化,餘弄未尽。” 南朝 宋 鲍照 《乐府·升天行》:“ 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宋 苏轼 《张安道见示近诗》:“云见 浮丘伯 ,吹簫明月岑。遗声落 淮 泗 ,蛟鼉为悲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四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个是遗声振木,游响停云。”

(3).泛指留下声音。 金 元好问 《秋望赋》:“菊鲜鲜而散花,雁杳杳而遗声。”

(4).谓留下好名声。 三国 魏 曹植 《任城王诔》:“王虽薨徂,功著丹青。人谁不没,贵有遗声。”《宋书·颜延之传》:“若不能遗声,欲人出己,知柄在虚求,不可校得。”

岩壑

(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

(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余哀

不尽的悲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餘哀。”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餘哀。” 唐 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餘哀。”

诗文赏析


【原题】:
汤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韵见示且云卫尉顷登清音载酒二亭口占一联清音见江来载酒送江去怅然感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