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留馀山居即景杂咏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雨中留馀山居即景杂咏原文

舣舟绿湖边,跋马青山里。

今日善藏峰,到来讶尺咫。

万卉斗芳华,春光日日加。

所欣别有在,菜雨膏黄花。

径穿玲珑石,檐挂峥嵘泉。

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

雾露掩湖光,凭栏眄渺茫。

留馀解说偈,善现不如藏。

个中合神会,不可以言传。

廿字意无尽,惟应李谪仙。

诗词问答

问:雨中留馀山居即景杂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中留馀山居即景杂咏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二

2. 去声

参考注释

跋马

(1).勒马使回转。《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建成 、 元吉 至 临湖殿 ,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胡三省 注:“跋马者,摇駷马衔,偏促一轡,又以两足摇鼓马腹,使之迴走。”

(2).骑马驰逐。 唐 严武 《巴岭答杜二见忆》诗:“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宋 王安石 《金明池》诗:“跋马未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 宋 韩元吉 《六州歌头·桃花》词:“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到来

(1) 按时接近或即将临近

下班时间终于到来

(2) ;来到

尺咫

咫尺。喻极近的距离。 南朝 宋 鲍照 《春羁》诗:“佳期每无从, 淮 阳 非尺咫。” 明 何宇度 《益部谈资》卷下:“郡斋望隔江羣山,尺咫七峯,分列若屏。” 清 赵翼 《扈从木兰》诗:“堪笑择地者,尽力争尺咫。”

斗芳

亦作“鬭芳”。谓花草竞相散发香气。 宋 郭应祥 《减字木兰花·寿李茂叔》词:“点检春光,百草千葩已鬭芳。”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黄花

(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峥嵘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小许

一点点;微少。《晋书·天文志上》:“今视诸星出於东者,初但去地小许耳。”《祖堂集·释迦牟尼佛》:“此草可能惠施小许否?”参见“ 少许 ”。

昨来

近来。 唐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诗:“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想昨来枉了身心,初间唤做得为夫妇;谁知今日,唤俺做哥哥。”《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臣闻昨来西师出界,中缀而还,将下师徒,颇有飢冻溃散。”

龙井

浙江杭州龙井一带产的一种绿茶

雾露

(1).指雾。《楚辞·严忌<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王逸 注:“言幽居山谷,雾露濛濛而晨来下。”

(2).《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 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露雾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柰何!”后用为因冒霜露犯寒暑而死的典故。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一朝濛雾露,分作沟中瘠。” 明 归有光 《谕祭涂 * 文》:“方兹念功,遽闻奄逝,岂以山川之险,遂犯雾露之危?”亦为王公大臣被贬而死之典。《后汉书·谢弼传》:“ 竇氏 之诛,岂宜咎延太后,幽隔空宫,愁感天心,如有雾露之疾,陛下当何面目以见天下?” 明 张居正 《答松江兵宪蔡春台书》:“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至於颠陨,其无乃亏朝廷所以优礼旧臣之意乎?”

(3).喻谗谄蔽明的人。《后汉书·蔡邕传》:“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跃草莱,祇见其愚。” 李贤 注:“龟凤喻贤人,雾露喻昏闇也。”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不意庆云垂泽,天涣宏流,拂拭雾露,生见白日。”

(4).喻恩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虚往实归,霑雾露之微润;裒多益寡,落邱山之一毫。”

凭栏

身倚栏杆

凭栏远眺

渺茫

(1) 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

(2) 烟波辽阔的样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解说

(1) 口头上解释说明

详细解说

(2) 以评注说明或解释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神会

(1).在心神上领会。 隋 王通 《中说·关朗》:“ 淹 曰:‘敢问藏之之説。’子曰:‘泯其迹,閟其心,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斯其説也。’” 唐 白居易 《记画》:“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髣髴焉,若敺和役灵於其间者。” 明 沉鲸 《双珠记·师徒传习》:“含章自可贞,岂敢图侥倖。且向残编断简中神会而心领。”

(2).指迎神赛会。《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王氏 生下一个孩子,小名 喜儿 ,方纔六岁,跟邻舍家儿童出去看神会。夜晚不回。” 清 赵翼 《风气》诗:“戏场千步埒,神会八掆舆。”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言传

(1).用言语表达或传授。《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恒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传者也。” 巴人 《点滴集·争论之外》:“‘诗意’或‘诗的意境’,据说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但我以为它并不是什么神秘不可解的。”参见“ 言传身教 ”。

(2).说话。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同志,要水喝你言传。”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三场:“赤卫军们,不要言传了,叫 老马哥 给咱们讲话!”

(3).方言。捎话。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你啥时送礼,给我言传,我朝大伙凑!”

无尽

无穷尽的

无尽的水源

谪仙

亦作“ 謫僊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鸞 ,世传謫仙也。”

(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復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謫仙’。”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僊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謫仙年月今应满,戇諫声名众所知。”

见“ 謫仙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