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岭

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摘星岭原文

昨日才离摸斗东,今朝又过摘星峰。
疲躯坐困千骑马,远目平看万岭松。
绝塞阻长逾百舍,畏途经历尽三冬。
出山渐识还家路,驺御人人喜动容。

诗词问答

问:摘星岭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摘星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昨日

昨天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坐困

坐守一处,苦无溪径

骑马

(1)

(2) 为骑马时使用而设计的

骑马外衣

(3) 骑在马背上

骑马传道士

远目

(1).远望。 唐 羊士谔 《书楼怀古》诗:“远目穷 巴 汉 ,闲情閲古今。” 宋 张先 《忆秦娥》词:“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明 李东阳 《放船》诗:“清暉散宿靄,远目增春明。”

(2).远大的眼光。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哀亡友辞》:“炳旧史之远目兮,飫六经之正味。”

平看

平视。 唐 宋之问 《巫山高》诗:“俯听 琵琶峡 ,平看云雨臺。”

阻长

《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后因以“阻长”形容道路艰险而遥远。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总歌》:“湌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百舍

百里一宿。谓长途跋涉。 南朝 梁 沉约 《让五兵尚书表》:“臣闻百舍之 赵 ,非宿舂所资;千里之 越 ,岂一苇能泝?” 唐 王维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诗:“逆旅到 三湘 ,长途应百舍。”参见“ 百舍重趼 ”。

途经

中途经过

途经上海前往杭州

历尽

多次经历或遭受

历尽沧桑

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出山

(1) 到山外去

(2) 旧指隐士出任官职。借指出来主持某种事务或担任某种职务

还家

(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驺御

(1).驾驭车马的人。 南朝 梁 何逊 《早朝车中听望》诗:“胥徒纷络绎,騶御各西东。”《朱子语类》卷一三六:“若 杨綰 用,而大臣损音乐,减騶御,则人岂可不有以养素自重耶?”

(2).指车马、随从。《醒世恒言·陈孝基陈留认舅》:“一月后,有亲女从 洛中 回来,至 张 家弔奠,述云,某日於 嵩山 游玩,忽见旌幢騶御满野。” 清 徐乾学 《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 许侯 分符万里去,晓发 青门 拥騶御。”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动容

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