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

作者:曾极 朝代:宋代

六朝原文

倒指六朝事,江城不忍登。
燕巢非故宅,兔窟遍诸陵。
亹亹称王霸,嗟嗟感废兴。
青山龙虎在,金气又消凝。

诗词问答

问:六朝的作者是谁?答:曾极
问:六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极的名句有哪些?答:曾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倒指

谓屈指计算。 宋 刘过 《送王柬卿归天台》诗:“枚数人材难倒指,有如公者又东归。” 宋 葛长庚 《水调歌头》词:“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倒指试期,几一月矣,三两日定行。”

朝事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礼记·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薌。” 陈澔 集说:“朝事,谓祭之日,早朝而行之事也。朝,如字。”

(1).朝廷的政事。《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乐。” 陆德明 释文:“朝,直遥反。” 孔颖达 疏:“朝事,谓朝廷之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且夫卿必有军事,是故循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南史·宋纪上·武帝》:“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成化 以来,人君不復与臣下接,朝事亦无可纪。”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二:“朝事归诸将,军输仰大农。”

(2).犹臣服。《释名·释州国》:“ 赵 ,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国也。”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燕巢

(1).燕子的窝。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 魏 黄初 元年, 未央宫 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赤。” 唐 雍陶 《秋居病中》诗:“荒簷数蝶悬蛛网,空屋孤萤入燕巢。” 明 高启 《读半山绝句有感因效其作》诗:“寺里园中总倦行,闲眠看得燕巢成。”

(2).比喻栖身的庐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幸復燕巢,更全蚁命,垂恩良厚,图报实难。”

故宅

曾经居住过的宅院

兔窟

(1).兔子的巢穴。亦喻隐居之地。 宋 程俱 《山中对酒》诗:“何年顾兔窟,桂子落山腹。” 元 袁桷 《客舍书事》诗之六:“犬能搜兔窟,马解避驰车。”

(2).“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之处甚多,避祸有术。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严嵩》:“ 郿坞 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

(3).指明月。 清 陈维崧 《月当厅·虎丘中秋柬蘧庵先生用梅溪词韵》:“斜倚广寒,一望兔窟清深。”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亹亹孤兽骋,嚶嚶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苏轼 《双池》诗:“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詰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

(5).不绝貌。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6).委顺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晋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王霸

王:春秋时周天子为各诸侯国之共主,称王。霸:诸侯国中的盟主,称“霸”。比喻用正义和权力来统治

嗟嗟

(1).叹词。表示招呼。《诗·周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2).叹词。表示感慨。《楚辞·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唐 李颀 《行路难》诗:“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可为邻。” 明 张煌言 《长鲸行》:“嗟嗟长鲸尔何愚,如彼异类空屈节。”

(3).叹词。表示赞美。《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郑玄 笺:“重言嗟嗟,美叹之深。”《汉书·韦贤传》:“嗟嗟我王, 汉 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 明 陈烈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后序》:“嗟嗟树开国之勋猷,昭传世之文章。”

(4).象声词。犹溅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今惟见水异耳,嗟嗟有声,声闻数里。”

废兴

(1).盛衰;兴亡。《孟子·离娄上》:“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汉书·董仲舒传》:“ 孔子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在於己。” 清 洪昇 《京东杂感》诗:“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 * 《八十抒怀》诗:“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

(2).指官吏的晋升和黜退。《周礼·地官·遂大夫》:“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龙虎

(1) 形容皇帝的气派

(2) 比喻英雄豪杰

皆为龙虎。——《史记·项羽本纪》

金气

(1).指古代思想家五行学说中所说的金的气质。《吕氏春秋·应同》:“ 汤 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汉书·天文志》:“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儒学》:“於是以抽爻换象补泄之法修之,於学之坎位起高阁,曰 青云楼 ,高於 尊经 以泄乾之金气。”

(2).秋气。 南朝 梁简文帝 《倡妇怨情》诗:“ 玉关 驱夜雪,金气落严霜。” 唐 刘禹锡 《新秋对月寄乐天》诗:“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 明 何景明 《白菊赋》:“乃岁律之甫迁,慨金气之何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陈沧州 先生守 苏州 ,《重游虎邱》诗云……代谢已怜金气尽,再来偏笑石头顽。”

(3).亦作“ 金气 ”。指刑官。 章炳麟 《巡警总监箴》:“发姦擿伏,金气作辛,屈彼大豪,以振穷矜。”

见“ 金气 ”。

消凝

销魂,凝神。谓因伤感而出神。 宋 柳永 《夜半乐》词:“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 宋 徐介 《耒阳杜工部祠堂》诗:“消凝伤往事,斜日隐頽垣。”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