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怀古十咏灵竹寺

作者:白玉蟾 朝代:宋代

武昌怀古十咏灵竹寺原文

孝之一字协天伦,信可通天感鬼神。
霜满竹林安得笋,心倾泪雨自生春。
只闻郭巨曾埋子,岂得曾参亦杀1*1人。
凿隧及泉愚尔耳,斯人盖是舜之臣。

诗词问答

问:武昌怀古十咏灵竹寺的作者是谁?答:白玉蟾
问:武昌怀古十咏灵竹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武昌怀古十咏灵竹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白玉蟾的名句有哪些?答:白玉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之一

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 

常用于说明文中,“之一”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句】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世博主题馆是世博会有史以来室内展览面积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的永久场馆,也是对本届世博会进行主题演绎的关键场馆之一。

她是我众多朋友之一。

天伦

(1) 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天伦之乐

(2) 自然的道理

合于天伦

通天

(1) 形容极大或极高

罪恶通天

(2) 比喻能同最高层人物取得联系

通天派

鬼神

(1).鬼与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指形体与精灵。《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心倾

(1).心术不正。 汉 扬雄 《太玄·戾》:“虚邪心倾,不可辅也。”

(2).心相倾慕。 唐 李峤 《楚望赋》:“既情招而思引,亦目受而心倾。” 宋 梅尧臣 《花娘歌》:“去春送客出东城,舟中接膝已心倾。”

岂得

犹怎能,怎可。《后汉书·孔融传》:“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脇为辞。”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十二:“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羣?”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今日常文又不用,乃依群盗剽夺行之,岂得以败亡为戏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维正之供,至欲藉势力以巧免,是化外也,绳以严刑,岂得为过。”

*

对人的杀害

你不可 *

尔耳

〈书〉如此罢了;如此而已:不过~ㄧ聊复~。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