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客话有感

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因客话有感原文

女子争桑事至微,两国暴骨实堪悲。

太行孟门岂崭绝,坐觉人情尤崄巇。

诗词问答

问:因客话有感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问:因客话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因客话有感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参考注释

女子

(1) 女人,女性的人

女子种花烹调,男子打猎钓鱼

(2) 女人,女流

(3) 女孩子

小女子毋多谈。——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女子先有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争桑

(1).争夺桑树。《史记·吴太伯世家》:“初, 楚 边邑 卑梁氏 之处女与 吴 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 吴 之边邑。 吴王 怒,故遂伐 楚 ,取两都而去。”后用为边境不宁的典实。《周书·杜杲传》:“ 陈国 息争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义。张旃拭玉,脩好如初。”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风能行偃草,境静不争桑。” 黄人 《<清文汇>序》:“ 道 咸 两朝,争桑弄兵,四寓多故,男儿作健,志士苦心。”

(2).泛指相争,不礼让。 宋 陆游 《书喜》诗之二:“俗美农夫知让畔,化行蚕妇不争桑。”

至微

(1).指极微细的物类;极微妙的事理。《淮南子·本经训》:“夫至大,天地弗能含也;至微;神明弗能领也。”《史记·龟策列传》:“故推归之至微,要絜於精神也。” 明 方孝孺 《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昭昭生於太阴,隆隆隐於至微。”

(2).极卑微。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暴骨

(1).暴露尸骨。指死于郊野。《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 陆德明 释文:“暴骨,蒲木反,本或作曝。”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边衅既开,三军暴骨。”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战矣哉暴骨砂砾,降矣哉终身夷狄。”

(2).指暴露的尸骨。《左传·哀公元年》:“ 吴 日敝於兵,暴骨如莽。”《汉书·匈奴传下》:“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 宋 苏轼 《徐州祭枯骨文》:“暴骨纍纍,见之酸辛。”

孟门

(1).古山名。在今 河南 辉县 西。 春秋 时为 晋国 要隘。《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 遂伐 晋 ,取 朝歌 ,为二队,入 孟门 ,登 太行 。” 杜预 注:“ 孟门 , 晋 隘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殷紂 之国,左 孟门 ,右 太行 。” 唐 长孙佐辅 《对镜吟》:“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 孟门 阻。”

(2).古山名。在 陕西 宜川 东北、 山西 吉县 西,绵亘 黄河 两岸,又称 龙门 上口。《山海经·北山经》:“ 孟门 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堊,多涅石。” 郭璞 注引《尸子》:“ 龙门 未闢, 吕梁 未凿, 河 出於 孟门 之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孟门 ,即 龙门 之上口也。实谓 黄河 之巨阨,兼 孟津 之名矣。”

崭绝

亦作“嶃绝”。 1.险峻陡峭。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之二:“崭絶类 虎牙 ,巑岏象 熊耳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太行 、 孟门 ,岂云嶃絶。” 刘良 注:“嶃絶,危断貌。” 宋 陆游 《感怀》诗:“騫腾立奇石,崭絶瞻危亭。” 清 陈维崧 《稍遍·读彭禹峰先生诗文全集竟跋词卷尾》词:“自古 穰城 ,从来 宛叶 ,崭絶夸形势。”

(2).形容文笔峭拔。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令暉 歌诗,往往崭絶清巧。” 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八:“崭絶诗歌有古风, 鲍 清 韩 綺岂同工?”

(3).高傲。《明史·林聪传》:“ 聪 为諫官,严重不可犯,实恂恂和易,不为崭絶之行。”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先生接人以诚,不为崖异崭絶之行,而事机立断,人不敢欺。”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崄巇

(1).险峻崎岖。《文选·嵇康<琴赋>》:“丹崖嶮巇,青壁万寻。” 吕良 注:“嶮巇,倾侧貌也。” 唐 高骈 《过天威径》诗:“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萧乾 《雁荡行》:“它们那奇秀之姿态,恰好调合了四周嶮巇逼人之气势。”

(2).指险峻崎岖的山地。 清 曹寅 《巫峡石歌》:“铲削嶮巇作平地,周行万里歌砥京。”

(3).喻人事艰险或人心险恶。《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六年》:“三人党附 史弥远 ,排斥诸贤, 成大 尤心术嶮巇。” 明 徐枋 《送远》诗:“世路悲嶮巇,谗言何高张。” 清 唐孙华 《文姬入塞图》诗:“呜呼,一身一女不能庇,命到中郎真嶮巇。”

(4).比喻心地险恶的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今海岛穷崖远恶处,甚多窜逐之臣,郊禋以来,岂不在念!然此等嶮巇,若少得志,即復结朋植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