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县道中二首

作者:孔武仲 朝代:宋代

折县道中二首原文

天下军书动,西南霸气偏。
太公谋国妙,伊尹佐时专。
季汉基还立,强吴势外连。
兵从新节制,志复旧山川。
霜肃关中晚,春浮渭上天。
恩威人并附,将相器俱全。
丑虏羞巾帼,遗音被管弦。
妖星如不堕,功业管萧前。

诗词问答

问:折县道中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孔武仲
问:折县道中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孔武仲的名句有哪些?答:孔武仲名句大全

孔武仲折县道中二首书法欣赏

孔武仲折县道中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折县道中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军书

军中的公文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霸气

(1).霸王气象。指王气,国运。 唐 王勃 《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 宋 王安石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之二:“霸气消磨不復存,旧朝臺殿秪空村。”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邺中怀古》词:“转眼寒烟縈战垒,耿耿还留霸气。”

(2).勇武雄伟之气。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东坡 词全是王道, 稼轩 词则兼有霸气,然犹不悖於王也。”

(3).强悍的气势,刚毅之气。 清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霸气至今消不尽,素车白马驾虹蜺。” 廖仲恺 《临江仙·题柳亚子江楼秋思图》词:“却怜景物萧森,烽烟寂处漫登临。 吴 山 楚 水,霸气易消沉。”

(4).强横霸道的气焰。 夏衍 《忆阿英同志》:“他没有当时有些左翼青年那股霸气,所以不久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赵树理 《邪不压正》:“二姨问:‘ 刘锡元 如今还是那么霸气?’ 聚财 说:‘不是那么霸气,就能硬逼住咱闺女许给人家?’”

太公

(1) 〈方〉∶曾祖父

(2) 祖父

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父亲,也用来尊称别人的父亲

(4) 对老者尊称

谋国

(1).谋划取得国家政权。《后汉书·冯异岑彭等传赞》:“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谋国,不吝灰沉。”

(2).为国家利益谋划。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 禹 非但不能谋国,亦不善养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征安南》:“ 夏贵溪 不欲用兵,亦谋国远虑,迨其后议復 河套 ,又力主其事,致陷重辟。”京剧《杨门女将》第三场:“ 寇天官 ,谋国之道,持重为是啊!”

伊尹

商汤 大臣,名 伊 ,一名 挚 ,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 ,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 ,被尊为阿衡。 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 (即 外丙 )、 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 ,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 杜预 注:“ 大甲 , 汤 孙也,荒淫失度。 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 伊水 之上……故命之曰 伊尹 。’” 高诱 注:“以其生於 伊水 ,故名之 伊尹 ,非有讹也。”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 鸣 殷 , 周公 鸣 周 。”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二节:“欲求国之自尊,必先自国民人人自尊始。 伊尹 曰:‘余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余觉之而谁也。’”一说, 伊尹 借故放逐 太甲 ,自立七年,后 太甲 还,被杀。参阅《竹书纪年》卷上、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佐时

谓辅佐当世之君治理国家。 汉 张衡 《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李善 注:“言久淹滞於京都,而无知略以匡佐其时君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欲少留,则且止而佐时;欲昇腾,则凌霄而轻举者,上士也。”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君侯蕴明略以佐时,虚灵臺以照物。” 宋 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文武佐时惭 吉甫 , 宣王 征伐自肤公。”

季汉

即 蜀汉 ,犹言 汉 之季世。《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於季 汉 ,参 伊 周 之巨勋。”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蜀书·诸葛亮传》不叙 建安 二十四年尊先主为 汉中王 事。此季 汉 一大事,与 亮 极有关係,岂得反略之乎?” 章炳麟 《检论·学变》:“然箸书莫易以杂説援比诸家。故季 汉 而降,其流不絶。”

还立

(1).环绕而立。《礼记·少仪》:“君子下行,然后还立。” 郑玄 注:“还车而立,以俟其去。” 孔颖达 疏:“君子下行,则僕后下,更还车而立,待君子去后,乃敢自安。”

(2).重新建立;修复。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卷二:“ 高祖 少昔常祭枌榆之社,及移 新丰 ,亦还立焉。”《宋书·刘怀肃传》:“灾水之初, 餘杭 高堤崩溃,洪流迅激,势不可量, 道锡 躬先吏民,亲执板筑,塘既还立,县邑获全。”

从新

(1).向新的方面发展。《管子·侈靡》:“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 尹知章 注:“化其故,以就其新。” 宋 苏辙 《景灵宫奏告雅饰圣祖罢散道场朱表》:“虽道存不变而体有从新。”

(2).重新。表示从头另行开始。 宋 文天祥 《与赣州属县宰》:“郡家禀使者之命,欲於十县从新整刷一番。” 明 唐顺之 《牌》:“其一册开具各兵年貌、籍贯、每年工食银若干,其一册须要从新简閲。”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我想,人们是的确由事实而从新省悟,而事情又由此发生变化的。”

(3).重新。再一次。《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既是太师府中事体,我只道官官相护,就了其事。却如何从新又要这个人来,却不道是生菜舖中没买他处!”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小生]我们的盟誓久矣就发下了。[生]那是月下私盟,当不得人前公誓。今日在我面前从新发誓,以后若有变局,待我好兴问罪之师。” 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对于‘第三种人’的讨论,这极有从新提起和展开的必要。”

节制

(1) 限制;控制

发现难以节制她的胃口

(2) 指挥管辖

节制三军

皆属荣所节制。——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旧山

(1).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 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 唐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关中

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为陕西的农、工业发达,人口集中之地区

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上天

(1) 进入天空,进入太空

飞机早已上天多时

(2) 婉辞,指人死亡

(3) 古时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

上天有眼

(4) 天空;天上

恩威

恩惠与威力。多指仁政与刑治。《魏书·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恩威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诗:“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明史·广西土司传三·利州》:“七年, 豹 復与 颜 相仇杀,帝敕总兵官 吴亮 宣布恩威,令各罢兵。”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主要的不要让他们打成一条心,对于这样的人要恩威并用,也要恩威分用,你懂得吗?”

将相

将帅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史记·高祖本纪》:“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 汉王 为皇帝。” 唐 李涉 《与梧州刘中丞》诗:“三代 卢龙 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俱全

(1) 一切齐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 所有品种齐全

丑虏

对敌人的蔑称。《诗·大雅·常武》:“铺敦 淮 濆,仍执丑虏。” 郑玄 笺:“丑,众也……就执其众之降服者也。”《后汉书·和帝纪》:“ 匈奴 背叛,为害久远。赖祖宗之灵,师克有捷,丑虏破碎,遂扫厥庭。”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二》:“ 寇準 气吞丑虏,故能成却敌之功。” 清 钱谦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三:“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巾帼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诸葛亮数挑战,帝( 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

巾帼英雄

遗音

(1).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颖》之二:“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

(2).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闕,遗音想佩环。” 清 涂大酉 《杂诗》:“飞鸿迟迟来,掉入青烟路。遗音落风中,适与歌声过。”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十:“簫管有遗音, 梁王 安在哉。”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 吴兴 有君子,淡如朱丝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明 唐龙 《<大复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遗音焉。”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 轩辕 之遗音。” 戴明扬 注引 梁章鉅 曰:“ 黄帝 使 伶伦 截竹,乐律起於 黄帝 ,故云‘接 轩辕 之遗音’。” 唐 陈季 《湘灵鼓瑟》诗:“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郭沫若 《今昔集· * 访古》:“ 翰笙 ( 阳翰笙 )言: 花苗 人甚忧抑,其音乐亦甚凄凉……我听了这话,联想到《楚辞》,《楚辞》的悲抑或不无 苗 民的遗音吧?”

(5).哀声。《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唐 孔颖达 疏:“遗,失也。鸟之失声,必是穷迫未得安处。《论语》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故知遗音即哀声也。”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遗音和 蜀 魄,易簀对 巴 猿。”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李善 注:“《左氏传》: 晋 穆嬴 曰:今君虽终,言犹在耳。”《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诗》:“畴曩伊何,逝者弥踈,温温恭人,慎终如初。览彼遗音,恤此穷孤。” 李善 注:“遗音,谓 諶 父之言也。” 明 李东阳 《明故资政大夫谥文僖董公墓志铭》:“比有哭子之戚,公屡致吊慰,讣至之后,盖犹有遗音焉。”

(7).留下音信。 唐 刘禹锡 《伤往赋》:“ 龙门 风霜苦,别鹤哀鸣夜衔羽; 吴江 波浪深,雌剑一去无遗音。”

管弦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汉书·礼乐志》:“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絶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或莫甚焉。” 晋 张华 《情诗》之一:“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三千珠履盈阶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五:“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乐。《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説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 *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囀管弦同。”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千里桑麻緑荫城,万家灯火筦絃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颺管絃。”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四:“听, 南海 的涛声如号角, 鹭江 的潮音如管弦。”

妖星

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如彗星等。《左传·昭公十年》:“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晋书·惠帝纪》:“ 尉 氏雨血,妖星见于南方。”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 蔡州 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河水。”

功业

(1) 功勋与事业

千秋功业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

(2) 士农工商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

民勤于力则功业牢

(3) 工作的成绩,成果

管萧

管仲 和 萧何 的并称。两人均为历史上的名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萧 之亚匹也。”《新唐书·张文瓘传》:“ 李勣 为长史,尝叹曰:‘ 稚圭 ( 张文瓘 字),今之 管 萧 ,吾所不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