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橄榄原文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
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
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
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诗词问答

问:橄榄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橄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江东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果实

同“果 1 ”

大黄其实是一片叶子的叶柄,却被当成果实

橄榄

一种橄榄属常绿乔木,果实可生食,也可制蜜饯,原产中国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 老栓便去冲了水。—— 鲁迅《药》

珍奇

珍贵而稀奇

珍奇的动物

北人

(1).泛称北方之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 唐 皇甫松 《浪淘沙》词:“蛮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风野艇秋。” 宋 王安石 《红梅》诗:“春半花纔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2).特指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契丹 翰林承旨、吏部尚书 张礪 言於 契丹 主曰:‘今 大辽 已得天下,中国将相宜用中国人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习。’”

(3).复姓。《庄子·让王》有 北人无择 。

就酒

下酒。 三国 吴 陆机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于以采苹》:“﹝苹﹞可糝蒸以为茹,又可用苦酒淹以就酒。”《红楼梦》第八回:“ 宝玉 因夸前日在东府里 珍大嫂子 的好鹅掌。 薛姨妈 连忙把自己糟的取了来给他嚐。 宝玉 笑道:‘这个就酒才好!’”

颦眉

皱眉。 晋 戴逵 《放达为非道论》:“是犹美 西施 而学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宋 晏殊 《更漏子》词:“纔送目,又顰眉,此情谁得知。”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佳期喜到,日上纱窗晓,镜里顰眉欲扫,愁怀指日冰消。”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

弃遗

遗弃,抛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山川道阻,冻馁艰辛,一言忤意,遂见弃遗。” 宋 苏辙 《齐州祈雨雪祝文》:“蒙神之休,常以有年,云兴肤寸,实雨天下,矧伊我邦,而或弃遗。”

良久

(1) 好一会儿;略久,稍久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 项王?” 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良久,羽旌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韩立马良久。——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感我此言良久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很久,甚久

良久乃去。——《三国演义》

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回味

正对食物或事件回想体会味道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忠臣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斥逐

驱逐。《史记·秦始皇本纪》:“西北斥逐 匈奴 ,自 榆中 并 河 以东,属之 阴山 ,以为十四县。” 唐 韩愈 《送穷文》:“虽遭斥逐,不忍子疎。”《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朝夕商议,斥逐忠良,拒絶直諫。”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悖谬之甚!我已专人持札回 苏 斥逐。”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噬脐

比喻后悔不及

若不早图,后君噬脐。——《左传·成公六年》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采诗

搜集民歌。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若遇採诗人,无辞收鄙陋。”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序:“因録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採诗者云。”

采集民间歌谣。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为统治阶级观风俗、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於天子。”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刺史质敏以流惠,舒化以扬名,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五季 以降,虽四言之铭,且拱手谢不敏,岂独采诗可以观政云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