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芙蓉出水

作者:陈至 朝代:唐代

赋得芙蓉出水原文

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
剑芒开宝匣,峰影写蒲津。
下覆参差荇,高辞苒弱蘋。
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
莫以时先后,而言色故新。
芳香正堪玩,谁报涉江人。

诗词问答

问:赋得芙蓉出水的作者是谁?答:陈至
问:赋得芙蓉出水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赋得芙蓉出水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陈至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至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84-12

参考注释

菡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迎秋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应,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 白帝 ,迎接秋季到来。《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郑玄 注:“迎秋者,祭 白帝 白招拒 於西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 白帝 蓐收 。车旗服饰皆白。”

夭摇

摇曳貌。 唐 陈至 《赋得芙蓉出水》诗:“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

水滨

靠近水的场所;岸边

剑芒

见“ 剑鋩 ”。

影写

(1) 用薄纸覆在图画、文字的原样上照着描

(2) 影抄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高辞

见“ 高词 ”。

苒弱

(1).亦作“ 苒蒻 ”。柔弱貌。 唐 陈至 《赋得芙蓉出水》:“下覆参差荇,高辞苒弱苹。” 宋 司马光 《坐船》诗:“苒蒻牵菱蔓,夷犹泊柳阴。”

(2).犹苒若。盛貌。 唐 张说 《先天酺宴序》:“六乐振作,万舞苒弱。”

自当

自然应当。《东观汉记·邓禹传》:“赤眉无穀,自当来降。”《水浒传》第二回:“可放我过去,回来自当拜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布客》:“后勿復来,倘有事北往,自当迂道过访。”

赪鳞

亦作“頳鳞”。鱼的赤色鳞片,亦指鳞片赤色的鱼。 汉 刘向 《列仙传·吕尚》:“ 吕尚 隐钓,瑞得赬鳞。” 隋 于仲文 《侍宴东宫应令》诗:“花惊度翠羽,萍散跃頳鳞。” 唐 潘炎 《漳河赤鲤赋》:“頳鳞耀彩,碧水无波。” 唐 陈至 《赋得芙蓉出水》:“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赬鳞。”

以时

(1).按一定的时间。《管子·幼官》:“藪泽以时禁发之。” 尹知章 注:“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獭祭鱼,然后修泽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史记·孝文本纪》:“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餘,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驩欣。”

(2).及时,即时。《汉书·匡衡传》:“ 衡 、 谭 ( 甄谭 )居大臣位,知 显 ( 石显 )等专权势,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諛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如 王廷凑 遂迷不寤,诸道宜便进军,以时翦灭。”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 宋 兴, 乾德 之初,天子哀岁不登,而仓吏不以时出与民,於是著发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先后

(1) 先和后;早和晚

人来的不少,但总要分个先后

(2) 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

她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求学

言色

言语和脸色。《无量寿经》卷下:“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言色惨沮,吁嘆不已。” 明 黄淳耀 《自监录一》:“吾尝众中察人,有以言色説人者,未尝不心鄙之,切勿自蹈此失。”

芳香

花草等的香气

从牛轭湖吹来的和风带来了花园的芳香

涉江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记叙了作者渡过江、湘南下的放逐路程,并表达了至死不回的坚贞信念和决不与楚国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