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茉莉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青茉莉原文

姑射轻盈白玉肌,看来疑带绿苔衣。

妆台珠颗真无价,一串香丝碧玉围。

诗词问答

问:青茉莉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青茉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青茉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参考注释

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 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轻盈

(1) 轻柔秀丽

他们那些马穿上铠甲,仍然轻盈、矫健

(2) 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她那柔软纤细的体形、轻盈优美的动作

玉肌

(1).白润的肌肤。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唐 白居易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满月》诗:“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清 汪懋麟 《回镫》诗:“浅著青罗隐玉肌, 松江 髻了入时宜。”

(2).犹言玉容。指花瓣。 宋 苏轼 《红梅》诗之一:“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宋 辛弃疾 《柳梢青·和范先之席上赋牡丹》词:“玉肌红粉温柔,更染尽,天香未休。”

看来

就所能看到或判定的范围来说

现在看来事情没有那么糟,你说呢

苔衣

泛指苔藓。 南朝 宋 谢灵运 《岭表赋》:“萝蔓絶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 唐 钱起 《避暑纳凉》诗:“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宋 林逋 《翠微亭》诗:“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陟厘》:“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妆台

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旧家门逕满青苔,不是 辽阳 千载,羞宝镜,对粧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唐 马登封 为皇后製粧臺,进退开合,皆不须人,巾櫛香粉,次第迭进,见者以为鬼工,诚絶代之技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银汉横斜玉漏催,穿针瓜果飣粧臺。”

(1).梳妆台。 唐 卢照邻 《梅花落》诗:“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臺。”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幻蓉》:“捧巨枣两枚,置於牀前妆臺上。” 许地山 《空山灵雨·香》:“她说着,便抽出妆台的抽屉,取了一条沉香线,燃着。”

(2).指女子的住处。 唐 韩溉 《鹊》诗:“几度送风临玉户,一时传喜到妆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俺因此上弄鶯簧赴 柳 衙。若问俺妆臺何处也,不远哩,刚则在 宋玉 东邻第几家。”

(3).借指女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使小生目视东墻,恨不得腋翅於妆臺左右。”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为觅妆臺,即忙前去,休教迟捱。”

珠颗

(1).颗状物的美称。 唐 白居易 《拣贡橘书情》诗:“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此指橘子。 宋 晏殊 《破阵子》词:“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此指花蕊。 宋 苏轼 《菩萨蛮·夏景回文》词:“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此指汗珠。 宋 葛立方 《玉漏迟》词:“鱼颭荷衣,珠颗乱倾无数。”此指水珠。 宋 杨万里 《樱桃》诗:“摘来珠颗光如溼,走下金盘不待倾。”此指樱桃。

(2).借喻男婴。 唐 白居易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 清 唐孙华 《吴符邺生子志喜》诗:“莫恨 谈 家生较晚,幸看珠颗浴兰汤。”

无价

无法计算价值。比喻极为珍贵。《尹文子·大道上》:“﹝邻人﹞以(寳玉)献 魏王 ……王问价,玉工曰:‘此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以分寸之瑕,弃盈尺之夜光;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钧,非 荆和 之远识, 风胡 之赏真也。” 宋 苏轼 《次韵送徐大正》:“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 清 陈维崧 《三姝媚·寄远用梅溪韵》词:“斜压红裯,曾化为蝴蝶,此欢无价。”

香丝

(1).指柳条。 唐 白居易 《池边》诗:“柳老香丝宛,荷新鈿扇圆。”

(2).指美人的头发。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釵落处无声腻。”

碧玉

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标签:茉莉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