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

作者:张炎 朝代:宋代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原文

一窗烟雨不除草。移家静藏深窈。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疏阴未扫。叹乔木犹存,易分残照。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
相逢何事欠早。爱吟心共苦,此意难表。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荷衣制了。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

诗词问答

问: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的作者是谁?答:张炎
问: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炎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炎名句大全

张炎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书法欣赏

张炎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书法作品欣赏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烟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除草

除去杂草

移家

搬家;迁移住地。 唐 白居易 《移家》诗:“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餘貲。” 宋 姜夔 《鹧鸪天》词:“移家径入 蓝田县 ,急急船头打鼓催。” 清 阎尔梅 《山中答友人》诗:“中原离乱岁云徂,日日移家家渐无。”

深窈

(1).幽深。 宋 苏轼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高堂儼像设,禪室各深窈。” 元 钱霖 《锁窗寒·题玉山草堂》词:“深窈。西园晓。似日照 炉峰 ,数声啼鸟。”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镇边城》:“ 镇边城 直东有 六华巖 ,巖分如六华,其第四巖有洞最深窈。”

(2).深透。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非泊然寡营,观物深窈,玩希声而友前哲,殆未足语於此。”

东晋

朝代名。公元317-420年。 西晋 灭亡后, 司马睿 在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重建政权,史称 东晋 。后为 南朝 宋 刘裕 取代。共历十一帝。

图书

(1) 泛指书籍

图书目录

(2) 图籍。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

(3) 指图章或图章的印记

刻两方图书。——《儒林外史》

(4) 指河图洛书

(5) 图册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杞菊

枸杞与菊花。其嫩芽、叶可食。菊,或说为菊花菜,即茼蒿。 唐 陆龟蒙 《杞菊赋》序:“ 天随子 宅荒,少墙屋,多隙地,著图书所前后皆树杞菊。夏苗恣肥日,得以採擷之,以供左右盃案。” 明 方孝孺 《味菜轩记》:“若 杜子美 於韮薤, 陆龟蒙 之於杞菊, 苏子瞻 之於芦菔、蔓菁,莫不遂称之见於咏歌。”

幽居

(1) 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宁静的住所

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乔木

高大的树木

并汾乔木。——宋· 沈括《梦溪笔谈》

废池乔木。——宋· 姜夔《扬州慢》词

残照

落日的光辉;夕照

慷慨悲歌

情绪激昂地放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语出 晋 陶潜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 钟期 信为贤。”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套曲:“慷慨悲歌,空敲唾壶,落魄无成, 新丰 逆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中年游中州,地多胜蹟,益足以发抒其才思,登临怀古,慷慨悲歌,集中此数卷为最胜。” 峻青 《海啸》第四章:“那副肃穆、庄严的神气,使人想起慷慨悲歌奔赴战场的壮士。”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近来

现时期或刚过去的时期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韩愈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鸦趁始飞。” 元 黄庚 《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诗:“篱落鷄欲栖,野水牛已渡。”

(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 清 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闲门

亦作“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 唐 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閒门。” 唐 王维 《过李楫宅》诗:“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

不满

(1).不充满。《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故有道者不平其称,不满其量。”

(2).不满足;不满意。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敢避其烦黷,怀不满之意于受恩之地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苏黄诗品》:“ 苏文忠 作诗,常云效 山谷 体。世因谓 苏 极推 黄 ,而 黄 每不满 苏 诗。”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另一个婆姨不满她这种说法。”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荷衣

(1).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吕延济 注:“芰製、荷衣,隐者之服。”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荷衣垂钓且安命, 金马 招贤会有时。” 明 高启 《归吴至枫桥》诗:“寄语里閭休復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2).指旧时中进士后所穿的绿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荷衣新染御香归,引领群仙下翠微。” 明 王錂 《寻亲记·报捷》:“一别后杳无音信,知他有着荷衣分。”

寻壑经丘

寻幽探胜,游山玩水。语出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嶇而经丘。” 李光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浮家泛宅 梨川 梦,寻壑经丘 栗里 情。”

学取

学得;学着。 唐 元稹 《六年春遣怀》诗之八:“小於 潘岳 头先白,学取 庄周 泪莫多。”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何必要鍊丹砂学取那 松 乔 寿。”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之十一:“谁能散髮空山里,学取 希夷 石山眠。”

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