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

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原文

儒雅名公子,承平辅相孙。
台仪尊右辖,世职重高门。
富贵今如梦,便蕃殁有恩。
迩英前席地,无复进嘉言。

诗词问答

问:《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苏颂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雅名

谓名声美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洪 ( 洪迈 )雅名博洽,然於诸史《艺文志》不甚究心。”

公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承平

太平;持久太平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汉书·食货志》

承平日久

辅相

(1).辅助,帮助。《易·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 疏:“相,助也。当辅助天地所生之宜。”《晋书·陶侃传论》:“古者明王之建国也,下料疆宇,列为九州,辅相立功,咨於四岳。”《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荆公 哄他道:‘见在朝中辅相天子。’” 严复 《论世变之亟》:“于是裁成辅相,而置天下于至安。”

(2).宰相。也泛指大臣。《史记·孔子世家》:“王之辅相有如 颜回 者乎?” 唐 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愈 闻 周公 之为辅相,其急於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髮。” 清 龚自珍 《农宗》:“古之辅相大臣尽农也,则 周 之庸次比耦之亚旅歟?” 章炳麟 《訄书·冥契》:“天子之於辅相,犹县令之於丞尉。”

右辖

(1).星官名。轸宿的辅官。《晋书·天文志上》:“辖星傅軫两傍,主王侯,左辖为王者同姓,右辖为异姓。”

(2).右丞的别名。左右丞管辖尚书省事,故右丞称右辖。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王河南 维 ,或有人报云:‘公除右辖。’ 王 曰:‘吾居此官,虑被人呼为不解作诗 王右丞 。’” 宋 苏辙 《免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一:“久尘右辖,无补於时;进贰东臺,有慙在列。”《宋史·胡宿传论》:“ 宗愈 仍居右辖,而学术视 宿 则有间矣。”

世职

世代承袭的职位。《宋史·范纯仁传》:“﹝ 纯仁 ﹞过闕入对, 神宗 曰:‘卿父在 庆 著威名,今可谓世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文武互任》:“至於郎中员外佐领世职,有时以武迁文,有时以文迁武,其文武兼管者,比比而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你也是个长子了,我将来得了世职,也是你袭的。”

高门

门户高大、宽敞。旧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高门不一定出高才)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便蕃

亦作“ 便烦 ”。亦作“ 便繁 ”。频繁;屡次。《左传·襄公十一年》:“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 杜预 注:“便蕃,数也。言远人相帅来服从,便蕃然在左右。”《晋书·庾亮传》:“阶缘戚属,累忝非服……遂随牒展转,便烦显任。”《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 ,时辈荣之。”《旧唐书·裴度传》:“况累承宠命,亦为便蕃,前后三度,已行此礼。” 宋 王禹偁 《三黜赋》:“叨四入掖垣,何宠禄之便蕃。”

迩英

“ 邇英阁 ”的省称。 宋 欧阳修 《<仁宗御集>序》:“至於万机之暇,泊然凝神,不见所好,惟躬閲宝训,陈经 邇英 ,究钟律之本元,训师兵之武略。”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又有内殿,如 万岁 、 復古 、 邇英 、 蘂珠 、 凝华 、 福寧 、 睿思殿 。” 元 袁桷 《省中议事回元达有诗次韵》:“拟将直笔酬 延阁 ,欲抱遗经进 邇英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 宋 制,春二月始,至端午;秋八月始,至长至,每双日入侍 邇英 。”参见“ 邇英阁 ”。

前席

《史记·商君列传》:“ 卫鞅 復见 孝公 。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后以“前席”谓欲更接近而移坐向前。《汉书·贾谊传》:“ 文帝 思 贾谊 ,徵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 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谊 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 文帝 前席。” 唐 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清 唐才常 《侠客篇》:“前席以置词,恨血斑云罍。”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嘉言

善言;美言。《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寧。”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嘉言写清越,瘉病失肬肿。” 明 彭士望 《冬心》诗:“汝从先进久,嘉言咸耳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