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日泊瓜洲渡与吴庵同赋

作者:大圭 朝代:元代

原文

淮烟漠漠夕阳收,楚树昏昏翳客舟。

风度钟声来北固,帆将灯影过扬州。

云销碧海天无际,波撼金山地欲浮。

独恨壮游非昔日,满江风景夜如秋。

诗词问答

问:《二月三日泊瓜洲渡与吴庵同赋》的作者是谁?答:大圭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大圭的名句有哪些?答:大圭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六

参考注释

漠漠

(1) 寂静无声

漠漠门长掩

(2) 密布;布满

云漠漠,风瑟瑟

(3) 迷蒙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雁荡经行云漠漠。——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广阔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关心

何乃视之漠漠

(6) 茂盛、浓郁

漠漠芳馨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昏昏

(1).昏暗貌;阴暗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乐浪 之东,有背明之国……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 南朝 陈 阴铿 《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贝琼 《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蛮弦 代 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薛贺州》:“ 郑 人 薛鋭 仲藏 为 贺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 《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客舟

运送旅客的船。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餘。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唐 杜牧 《题池州弄水亭》诗:“客舟耿孤灯,万里人夜语。” 宋 朱槔 《舟次鼋湖阻水因游董山》诗:“拂拂朝霞到客舟,苦疑雨意在鸣鳩。” 明 刘基 《冬至日泊舟戈溪》诗:“日薄云阴雪在山,野寒溪静客舟还。”

风度

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北固

山名。固,也写作“顾”。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 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谓可为 京口 壮观,改曰“北顾”。参阅《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登 北 固 望海云” 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南史·临川静忠王宏传》。 元 萨都剌 《偕曹克明登北固楼》诗:“ 江南 三月万花柳, 北固山 头一回首,东风吹緑 扬子江 ,灧灧红波泻春酒。”

灯影

(1) 灯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2) 灯光照在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碧海

碧蓝色的海

无际

无边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山地

(1) 许多山岭、山谷连绵交错组合而成的地区。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地质复杂

(2) 多山的地带

(3) 在山上的农业用地

壮游

谓怀抱壮志而远游。 元 袁桷 《送文子方著作受交趾使于武昌二十韵》:“壮游诗句豁,古戍角声悲。” 明 陈所闻 《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你担簦躡蹻还壮游,我席门尘榻遥相候。”《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昔人曾云:读万卷书,不可不行万里路。如你这等英年,正是为国宣力的时候,作这趟壮游也好。” 陈毅 《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穿插敌防千百里,壮游堪羡快生平。”

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风景

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