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刘方瀛陈虚白两明府集卢元明孝廉白云楼

作者:王安舜 朝代:明代

原文

看竹名园过子猷,登仙今拟凤凰游。

同时并结黄金绶,作赋齐登白雪楼。

天爱郎星清伏日,地怜王气接丹丘。

凭轩一睇三山路,人在方壶第几洲。

诗词问答

问:《偕刘方瀛陈虚白两明府集卢元明孝廉白云楼》的作者是谁?答:王安舜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安舜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舜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参考注释

看竹

晋 王徽之 爱竹,曾过 吴中 ,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宋 黄庭坚 《寄南阳谢外舅》诗:“看竹辟强宅,閲士 黄公 壚。”

过子

来回反复的次数;遍。《红楼梦》第五五回:“你这小蹄子,要掂多少过子纔罢。”《红楼梦》第六五回:“虽然 平姑娘 在屋里,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两个有一次到一处,他还要口里掂十个过子呢。”一本作“ 过儿 ”。

登仙

见“ 登仙 ”。

亦作“ 登僊 ”。1.成仙。《楚辞·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王逸 注:“仙,一作僊。”《汉书·王莽传下》:“或言 黄帝 时建华盖以登僊, 莽 乃造华盖九重……车上人击鼓,輓者皆呼‘登僊’。”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可文 一见了信,直把他喜得赛如登仙一般。”

(2).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陆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縉绅羡其登仙。”《新唐书·倪若水传》:“ 班景倩 自 扬州 採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 若水 饯於郊,顾左右曰:‘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騶僕。’”

(3).称人死亡的婉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復有 怀嬴 失节,目为贞女; 刘安 覆族,定以登仙。”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不数日 宣仁 登仙,上始亲政焉。”《宋史·乐志十六》:“缀衣将出,神凝玉几,一夜登僊,弓堕隔苍烟。”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同时

(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白雪楼

古迹名。故址在今 湖北 钟祥 城西。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京西南路·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絶壁下临 汉江 , 白雪楼 冠其上。”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世称善歌者皆曰 郢州 , 郢州 至今有 白雪楼 。”

天爱

天生的仁爱。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孝发幼龄,友自天爱。”

郎星

郎官的美称。 宋 李刘 《满庭芳·上程宪卓》词:“卿月郎星歷遍,都贪把、符竹南来。” 明 高启 《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诗:“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臺。”参见“ 郎官星 ”。

伏日

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代亦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詔赐从官肉。” 颜师古 注:“三伏之日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正朔历数》:“立秋以金代火而畏火,故至庚日必伏,故谓之伏日。”

王气

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望气者言, 舂陵城 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鬱鬱葱葱。’”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 王濬 楼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气黯然收。”《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术士唤做 廖生 ……忽一日夜坐,望牛斗之墟,隐隐有龙文五采,知是王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五章:“ 崇祯 眼看我们 李闯王 要得天下,所以赶快挖了 李 家祖坟,泄了 李 家祖坟上的王气。”

丹丘

亦作“ 丹邱 ”。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王逸 注:“ 丹丘 昼夜常明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於是好道之儔自远方集,或絃琴以歌 太一 ,或覃思以歷 丹丘 。” 唐 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 丹丘 。” 宋 林景熙 《宿台州城外》诗:“荒驛 丹邱 路,秋高酒易醒。” 清 吴伟业 《海市四首次张石平观察韵》之三:“却笑 燕 齐 迂怪士,祇知 碣石 有 丹邱 。”

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方壶

(1).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 郑玄 注:“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 贾公彦 疏:“以其燕总有卿大夫士,又别有公尊瓦大两,故知方尊为此人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汉 何休 注:“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

(2).传说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殷敬顺 释文:“一曰 方丈 。” 汉 班固 《西都赋》:“滥 瀛洲 与 方壶 , 蓬莱 起乎中央。”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是当年、玉斧削 方壶 ,无人识。” 清 金农 《龙涎香二首寄吴秀才焯厉孝廉鹗》诗之二:“ 方壶 岛客渺难逢,一饼凄凉话故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