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少年行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杂曲歌辞少年行原文

少年从出猎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
独到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铛。
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倡楼醉。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
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诗词问答

问:杂曲歌辞少年行的作者是谁?答:张籍
问:杂曲歌辞少年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杂曲歌辞少年行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张籍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籍名句大全

张籍杂曲歌辞少年行书法欣赏

张籍杂曲歌辞少年行书法作品欣赏
杂曲歌辞少年行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4_59

参考注释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出猎

外出打猎

长杨

(1).亦作“ 长扬 ”。 长杨宫 的省称。 汉 扬雄 《长杨赋》:“振师 五柞 ,习马 长杨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长杨 射熊羆,武帐弄哑咿。” 宋 秦观 《韦元成论》:“﹝ 元帝 ﹞ 永元 中幸 长扬 射熊馆 ,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 明 高启 《少年行》之一:“官侍 长扬 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 清 洪昇 《长生殿·禊游》:“传声报戚里,今日幸 长扬 。”参见“ 长杨宫 ”。

(2).连绵的杨柳。《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芳枳树篱。” 刘良 注:“杨,柳树也。” 唐 温庭筠 《太子西池》诗之二:“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3). 汉 扬雄 所作《长杨赋》的省称。 唐 李白 《大猎赋》:“《长杨》夸胡,设网为周阹。” 宋 范仲淹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禁中

(1).禁令所及范围之内。《墨子·号令》:“有匿不言人所挟藏在禁中者断。”

(2).指帝王所居宫内。《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 二世 常居禁中,与 高 决诸事。”《汉书·孔光传》:“上於是召丞相 翟方进 、御史大夫 光 ……皆引入禁中,议 中山 、 定陶王 谁宜为嗣者。” 汉 蔡邕 《独断》卷上:“ 汉 天子正号曰皇帝……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 汉 蔡邕 《独断》卷上:“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唐 王昌龄 《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鸞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新唐书·柳芳传》:“ 芳 始謫时, 高力士 亦贬 巫州 ,因从 力士 质 开元 、 天寳 及禁中事,具识本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大内太监多 河间 诸县人,有 刘金 、 刘得才 等,其家即素习 * 者,选入禁中,遂与茶房太监 杨进忠 等传教。”

羽林郎

(1).禁军官名。 汉 置。掌宿卫、侍从。《后汉书·百官志二》:“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常选 汉阳 、 陇西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凡六郡良家补。” 唐 张籍 《少年行》:“少年从猎出 长杨 ,禁中新拜羽林郎。”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白面羽林郎,含咽向重泉。”

(2).乐府杂曲歌名。 汉 辛延年 作。叙酒家女拒 霍光 家奴 冯子都 诱胁事。

独到

(1) 与众不同

独到之处

(2) ;独特造诣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斗鸡

(1) 雄鸡之间斗架的一种游戏或比赛,有时用于 *

(2) 用于斗鸡游戏或比赛的雄性鸡

都市

(1) 国家的主要城市

(2) 大的城市

赢得

获得

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赢得独立

宝刀

稀有珍贵的刀

手持宝刀。——《广东军务记》

宝刀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刻字

用小刀在木、石等上雕刻出文字

刻字社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报仇

报复仇恨

言欲报仇。——晋· 干宝《搜神记》

平明

天亮的时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倡楼

倡女所居处, * 。 南朝 梁简文帝 《东飞伯劳歌》之二:“西飞迷雀东羈雉,倡楼 秦 女乍相值。” 前蜀 魏承班 《满宫花》词:“王孙何处不归来?应在倡楼酩酊。” 清 魏允柟 《古意》诗:“荡子戍 龙城 ,倡楼月自明。”

遥闻

(1).远远地听到。《吕氏春秋·长攻》:“因以 代君 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 南唐 张佖 《晚次湘源县》诗:“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我遥闻北窗外吃吃有笑声,室中弗闻也。”

(2).在远处嗅。 唐 韩愈 《风折花枝》诗:“浮艷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平陵

旧县名,汉昭帝死后葬平陵,因置平陵县,三月魏改之为始平,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乐府诗集·平陵东》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诏书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

衣带诏书

上马

(1) 骑上马背

那个竞技场骑手腾身上马

(2) 比喻某个重大工程项目或工作开始进行

他承包的工程明年开春就上马

(3) 指领导者指挥者上任

丁浩上马以来,单位的经济效益比原来大有好转

得名

(1) 获得称号或名号

赵云因常打胜仗而得名“常胜将军”

(2) 出名;著名

以擅长油画而得名

桂宫

(1).宫名。 汉武帝 太初 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北。 汉 班固 《西都赋》:“自 未央 而连 桂宫 ,北弥 明光 而亘 长乐 。”《太平广记》卷四○三引 晋 王嘉 《拾遗记》:“ 武帝 为七寳床、杂寳按、屏风、杂寳帐,设於 桂宫 ,时人谓之‘四寳宫’。”

(2).宫名。 南朝 陈后主 为宠妃 张丽华 建。故址在今 南京市 境内。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桂宫》:“ 陈后主 为 张贵妃 丽华 造 桂宫 於 光昭殿 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无他物,惟植一桂树。”

(3).指月宫。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桂宫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生白露。”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恰纔奉 姮娥 口勑亲传点,请娘娘到桂宫中花下消炎。”

(4).指皇宫,朝廷。 唐 张籍 《杂曲歌辞·少年行》:“遥闻虏到 平陵 下,不待詔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封侯

(1).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2).泛指显赫功名。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宋 陈师道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诗:“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起第

建造府第。《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传》“及践阼,尊后曰皇太后”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帝为太后弟 秉 起第,第成,太后幸第请诸家外亲,设下厨,无异膳。”《晋书·慕容超传》:“故为 超 起第於 万春门 内。”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南归》诗:“何不上书自荐达,封侯起第一日中。”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六郡

指 汉 的 陇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六郡。《汉书·地理志下》:“ 天水 、 陇西 ,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皆迫近 戎 狄 ,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 汉 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颜师古 注:“六郡谓 陇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河西 。”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儒学》:“六郡凑其衣冠,五陵穷其轨躅。” 唐 杨炯 《刘生》诗:“卿家本六郡,年长入 三秦 。”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说赴朔方军》:“闻风六郡勇,计日五戎平。”

良家子

旧指出身良家的子女。《史记·李将军列传》:“ 孝文帝 十四年, 匈奴 大入 萧关 ,而 广 以良家子从军击 胡 。” 司马贞 索隐:“ 如淳 云‘非医、巫、商贾、百工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 孝文竇皇后 , 景帝 母也, 吕太后 时以良家子选入宫。”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常从良家子,命中 幽 并 儿。”《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好打毬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採良家子以充后宫。”参见“ 良家 ”。

百战

多次作战。《吴子·料敌》:“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怠。”《晋书·索綝传》:“大小百战, 綝 手擒贼帅 李羌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六九:“几抛云髻恨金墉,泪洗花颜百战中。” 宋 王安石 《乌江亭》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超勇亲王》:“王阵擒贼首二,皆百战渠魁,贼帅 小策零 堕骑,裸身跨白驼遁。”

边城

临近边界的城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