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引 为耶律总管太夫人寿

作者:王恽 朝代:元代

原文

辽海千年将相家。
婺星光动赤城霞。
回首画戟清香地,满意春风玉树花。
金椅背,紫云车。
谢林风度见来赊。
寿波潋滟宫壶暖,满泛秋光醉绿

诗词问答

问:《鹧鸪引 为耶律总管太夫人寿》的作者是谁?答:王恽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恽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恽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辽海

泛指现在辽宁省东南一带,古代这些地方常有战事。这里借指战场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相家

管理家务。《孔子家语·正论》:“ 叔孙穆子 避难奔 齐 ,宿於 庚宗 之邑, 庚宗 寡妇通焉而生 牛 。 穆子 返 鲁 ,以 牛 为内竖,相家。”

星光

星的光辉

星光闪烁

赤城

(1).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唐 王勃 《临高台》诗:“赤城映朝日,緑树摇春风。”

(2).山名。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北,为 天台山 南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举而建标。” 李善 注:“ 支遁 《天台山铭序》曰:‘往 天台 ,当由 赤城山 为道径。’ 孔灵符 《会稽记》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 赤城 。” 王琦 注:“《太平广记》:‘ 章安县 西有 赤城山 ,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餘丈。’《海録碎事》:‘ 顾野王 《舆地志》云: 赤城山 有赤石罗列,长里餘,遥望似赤城。’” 清 朱彝尊 《罗浮屈五过访》诗:“况今天地多战争, 赤城 华顶 风烟惊。”(2)在 四川省 灌县 西南。又名 青城山 。 宋 陆游 《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诗:“倚天山作海涛倾,看遍人间两 赤城 。”自注:“ 青城山 ,一名 赤城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一·山川险要》:“﹝ 青城山 ﹞一名 赤城山 , 杜光庭 记:‘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里, 蜀 山之望也。’”

(3).传说中的仙境。 北周 庾信 《奉答赐酒》诗:“仙童下 赤城 ,仙酒餉 王平 。” 倪璠 注引《神仙传》:“ 茅蒙 ,字 初成 ,乃於 华山 之中乘云驾龙,向日昇天,歌曰:‘神仙得者 茅初成 ,驾龙上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 赤城 。’” 唐 陈子昂 《修竹篇》:“携手登白日,远游戏 赤城 。”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画戟

(1).古兵器名。因有彩饰,故称。 唐 王维 《燕支行》:“画戟彫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刘恭父》词:“画戟斿闲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花月痕》第五四回:“一枝画戟,东驰西突,所向披靡。”

(2).旧时常作为仪饰之用。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二:“森森画戟拥朱轮,坐咏 梁公 觉有神。” 清 陈沂震 《试院即事》诗:“画戟森严昼漏迟,凝香燕寝日斜时。”

香地

指佛地。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书》:“鸣银鼓於宝坊,转金轮於香地。” 唐 武三思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

满意

意愿得到满足;符合心愿

一切都使他不满意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玉树花

即《玉树后庭花》。 唐 胡曾 《陈宫》诗:“不知即入宫中井,犹自听吹‘玉树花’。”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兔葵燕麦旧人家,曾唱 南朝 ‘玉树花’。”参见“ 玉树后庭花 ”。

椅背

(1).犹椅披。《金史·仪卫志下》:“﹝皇太子﹞椅用金镀银圈、双戏麒麟椅背,红绒绦结。”

(2).椅子的靠背。 巴金 《沉默集·静夜的悲剧》:“我把头朝后一仰,将背向椅背上一靠,我只想休息。”

紫云

(1).紫色云。古以为祥瑞之兆。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光见福祥,告我无殃。”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又 汉宣帝 幸 甘泉宫 ,紫云入殿, 宋世祖 践祚,紫云见於 端门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词:“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闋。”

(2).借指紫石砚。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清 吴伟业 《破砚》诗:“记曾疏闕失,望断紫云愁。”

风度

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见来

犹真的,真个。 唐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诗:“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宋 欧阳修 《阮郎归》词之五:“见来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飞。”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你见 关大王 卖荳腐来?[众:]见来人硬货不硬哩!”《说郛》卷八十引 聂奉先 《续本事诗·市语》:“今时市语答人真实事,则称见来。此语盖已久矣, 坡 赠 黄山人 诗云:‘面颊照人元自白,眉毛覆眼见来乌。’以此。”

潋滟

(1) 形容水盈溢

(2) 形容水波荡漾

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木华《海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湖光潋滟

宫壶

(1).即宫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

(2).借指时刻。 宋 杨缵 《一枝春·除夕》词:“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参见“ 宫漏 ”。

(3).御酒。壶为盛酒器,用以指代酒。 宋 苏轼 《卧病逾月请郡不许复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锁院是日苦寒诏赐宫烛法酒书呈同院》诗:“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王文诰 辑注:“ 欧阳公 诗:‘宫壶日赐新拨醅。’”

秋光

(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