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令君访予半村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次韵潘令君访予半村原文

锄烟荷雨自村村,不惯高车入里门。
石老只堪麋鹿伴,山寒未放蝶蜂喧。
欲分桃李春何限,共话桑麻道转尊。
但得诸公如卓鲁,晚菘早韭且窥园。

诗词问答

问:次韵潘令君访予半村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次韵潘令君访予半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惯

(1).未经驯顺。 唐 杜甫 《瘦马行》:“去岁奔波逐餘寇,驊騮不惯不得将。”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不惯不将,未调习者不得用。”

(2).不习惯。如:这地方天气太热,我实在过不惯。

高车

(1).古代车篷高、供立乘的车。《释名·释车》:“高车,其盖高,立乘之车也。”《晋书·舆服志》:“车,坐乘者谓之安车,倚乘者谓之立车,亦谓之高车。”

(2).高大的车。贵显者所乘。《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自去家十二年,果乘高车出 关 ,如其志焉。”《后汉书·郑玄传》:“昔 东海 于公 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閭,矧乃 郑公 之德,而无駟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借指贵显者。 唐 皎然 《咏史》:“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3).古代民族名。初号 狄历 ,也称 敕勒 、 铁勒 、 高车 、 丁零 。所乘车,车轮高大。参阅《魏书·高车传》、《新唐书·回鹘传上》。

(4).复姓。 北魏 有 高车门 。见《魏书·庾业延传》。

里门

(1).闾里的门。古代同里的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庆 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宋 欧阳修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之二:“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

(2).指称乡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麋鹿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

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何限

(1).多少,几何。 前蜀 韦庄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诗:“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之一:“平生飘泊知何限?少似 新津 风雨时。”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録者何限?”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穷乡僻壤或都会中,孤儿寡妇,贫女劳人之顺命而死,或虽然抗命,而终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经上谁的口,动谁的心呢?”

(2).无限,无边。 唐 韩愈 《郴口又赠》诗之二:“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共话

在一起谈论

共话美好的未来

桑麻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卓鲁

汉 卓茂 、 鲁恭 的并称。均以循吏见称,后因以指贤能的官吏。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笼 张 赵 於往图,架 卓 鲁 於前籙。” 唐 王维 《送六舅归陆浑》诗:“伯舅吏 淮 泗 , 卓 鲁 方喟然。”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做官的皆如 卓 鲁 ,令史每尽压 萧 曹 。” 明 刘基 《雁门太守行》:“贤哉 洛阳 令, 卓 鲁 相继踪。”

晚菘

秋末冬初的大白菜。《南史·周颙传》:“ 文德太子 问 顒 菜食何味最胜。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清 赵翼 《观家人腌菜戏成四十韵》:“抝嫩先冬笋,尝新竝晚菘。” 马南邨 《燕山夜话·种晚菘的季节》:“ 陆放翁 种的晚菘,究竟是什么?原来所谓菘,就是 北京 人说的大白菜。”

窥园

观赏园景。《汉书·董仲舒传》:“﹝ 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追下帷之绩者,不以窥园涓目。” 清 蒋恭棐 《景州董子故里》诗:“下帷絶窥园,精心究典謨。”参见“ 目不窥园 ”。

闚園: 指到园中嬉戏。《汉书·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董仲舒 三年不闚园,谓勤苦不游嬉也。馆中著庭有园,每会饭罢,輒相语曰:‘今日闚园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