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

作者:佚名 朝代:元代

普天乐原文

他生得脸儿峥,庞儿正。
诸余里耍俏,所事里聪明。
忒可憎,没薄幸。
行里坐里茶里饭里相随定,恰便似纸幡儿引了人魂灵。
想那些个滋滋味味,风风韵韵,老老成成。

诗词问答

问:普天乐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普天乐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普天乐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普天乐书法欣赏

佚名普天乐书法作品欣赏
普天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他生

来生,下一世。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一:“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宋 王安石 《文师神松》诗:“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鐘。” 清 周亮工 《得儿书深悯其意作此寄之》诗:“善恶不知何所教,他生与尔再为缘。”

得脸

(1)

(2) 受宠爱

陈老爷有五个小老婆,还就老四得脸

(3) 露( lòu)脸

庞儿

亦作“龎儿”。脸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甫能相见,擗着箇庞儿那下。儘人问当,佯羞不答;万船哀告,手摸着裙腰儿做势煞。您不偢人,俺怎敢嗔他?” 元 沙正卿 《斗鹌鹑》套曲:“实丕丕罪犯先招受,直到拆倒了龎儿罢收。”《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公子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与 十娘 一双两好,情投意合。”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只是年光已在她眼圈边画上一道淡淡的黑圈,双颊退红,庞儿不如照片上那么丰满,腰支也不如十年前‘二九年华’时的那般软款了!”

诸余

(1).其他;其馀。 唐 王建 《赠人》诗之二:“朝回不向诸餘处,骑马城西检校花。”《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未向此间来救度,且於何处大基缘,当时不在诸餘国,示现权居 兜率天 。”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只除了心不志诚,诸餘的所事儿聪明。”

(2).一切;种种。 唐 韩愈 《赠刘师服》诗:“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餘谁更数。” 宋 危稹 《渔家傲》词:“老去诸餘情味浅,诗情不上闲釵釧。”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他诸餘可爱,所事儿相投。”

耍俏

故意卖弄自己的漂亮;卖俏

所事

(1).亦作“ 所是 ”。凡事,事事。 元 曲习见。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他诸餘可爱,所事儿相投。”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四折:“他买下了众街坊,所事儿依随,官吏每更不问一个谁是谁非,谁信谁欺。”《雍熙乐府·斗鹌鹑·香闺理发》:“花月貌人间第一,所是儿风流旖旎。”《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女儿所事熟滑。”《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树。”

(2).指某一件事,这件事。《水浒传》第 * 回:“﹝ 关胜 ﹞道:‘我们被擒在此,所事若何?’”《水浒传》第七三回:“太公接见,问道:‘好汉,所事如何?’” 清 秋瑾 《丑奴儿》词:“沉沉所事挂胸怀,划遍炉灰,倚遍廊迴:盼煞音书雁不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黄花冈之役·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后果》附《温生才击孚琦》:“ * 前之二年,海内外党员纷集 香港 、 广州 ,分头努力所事。”

聪明

(1)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聪明人

(2) 听觉和视觉灵敏

耳目聪明

可憎

令人厌恶憎恨

可憎的敌人还是向战士们接近

薄幸

薄情;负心。也指负心的人

决不学那负心薄幸之徒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恰便似

正好像。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他每见絃管声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 明 黄祖儒 《醉花荫·元夜》套曲:“望千门火树齐,恰便似一天云汉昭回。”

幡儿

旧俗出殡时举的窄长像幡的东西,多用白纸条剪成

魂灵

(1).魂,灵魂。《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呜呼哀哉,想魂灵兮。”《全唐诗》卷八七四载《輓歌》:“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红楼梦》第一○九回:“若説 林姑娘 的魂灵儿还在园里,我们也算好的,怎么没有梦见过一次。” 鲁迅 《彷徨·祝福》:“她( 祥林嫂 )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2).人的精神或意念。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可喜娘的脸儿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灵。” 鲁迅 《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我虽然已经试做,但终于自己还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那些个

1.亦作"那些个"。 2.哪里是;说不上。

滋滋

(1).勤勉貌。《孔丛子·连丛子上》:“顷来闻汝与诸友生,讲肄书传,滋滋昼夜,衎衎不怠。”《隶释·汉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滋滋汲汲,诲人不倦。” 洪适 释:“滋滋为孳孳。”

(2).形容兴味很浓的样子。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他们写长文章,学做诗,我在旁边滋滋有味地听着。”

(3).象声词。 陈石峻 《泽玛姬·老鼠猴子和黑熊》:“老鼠滋滋地乱叫,显得很凄惨。” 管桦 《清风店》二:“ 曹克星 滋滋的喝了一盅酒。”

风风韵韵

(1).形容韵致、意态美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好风风韵韵,捻捻腻腻,济济楚楚。” 元 商衟 《风入松》套曲:“都只为风风韵韵,相见话偏多,孤眠睡不稳。” 明 沉璟 《桃符记》第一折:“我则待风风韵韵相和畅,今夜箇欢欢喜喜同鸳帐。”

(2).声音悠长婉转貌。 元 张可久 《折桂令·酒边分得卿字韵》曲:“月下金觥,膝上瑶筝,口口声声,风风韵韵。” 

老老

即“姥姥”,外祖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