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和皇太了殿下明禋庆成诗韵

作者:马廷鸾 朝代:宋代

原文

鸣銮回紫禁,步玉拜宸旒。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诗词问答

问:《仰和皇太了殿下明禋庆成诗韵》的作者是谁?答:马廷鸾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马廷鸾的名句有哪些?答:马廷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鸣銮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文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鑾,容与徘徊。” 李善 注:“《周礼》曰:巾车掌玉輅,以鑾和为节。 郑玄 曰:鑾在衡,和在軾,皆以金铃也。” 吕延济 注:“鑾,车上铃也。” 唐玄宗 《早渡蒲津关》诗:“鸣鑾下 蒲坂 ,飞旆入 秦中 。”《宋史·仪卫志二》:“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元 王士熙 《次霍状元接驾韵》:“词苑恩波供染翰,秋风岁岁候鸣鑾。”

紫禁

古以紫微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因称宫禁为“紫禁”。《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掩綵瑶光,收华紫禁。” 李善 注:“王者之宫,以象紫微,故谓宫中为紫禁。” 唐 戴叔伦 《宫词》:“紫禁迢迢宫漏鸣,夜深无语独含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疎鐘传紫禁之声, 辽水 泛红霞之影。”

宸旒

帝王之冠。借指帝王。 唐 无名氏 《梅妃传》:“忆昔 太液 清波,水光荡浮,笙歌燕赏,陪从宸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幸 子由 申救,远謫 黄州 ,不久量移 儋耳 ,重拜宸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笏囊佩袋》:“ 嘉靖 初年, 世宗 升殿,尚宝卿 谢敏行 以故事捧宝逼近宸旒,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肆眚

宽赦罪人。《春秋·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杜预 注:“赦有罪也。”《后汉书·王符传》:“论者多曰:‘久不赦则姦轨炽,而吏不制,宜数肆眚以解散之。’此未昭政乱之本源,不察祸福之所生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肆眚措刑,涤瑕荡秽,凡有圆首,纳於欢心。” 宋 苏辙 《明堂贺表》:“明堂礼毕大赦天下者,饗帝尊亲,古今之大典;推恩肆眚,天地之至仁。”

虞典

指《书·虞书》。《后汉书·郎顗传》:“‘节彼南山’,咏自 周 《诗》;‘股肱良哉’,著於《虞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 大舜 巡岳,显乎《虞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 轩臺 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明 何景明 《郊观二十二韵》:“柴望兼《虞典》,登封畧 汉 模。”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