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伯渊

作者:张师愚 朝代:元代

送赵伯渊原文

送远临岐别绪长,少留吹帽醉重阳。

秦淮倚棹秋听雨,易水驱车晓度霜。

吴祐肯成青竹简,谢玄不佩紫罗囊。

熟知二父才名盛,素业承家未易量。

诗词问答

问:送赵伯渊的作者是谁?答:张师愚
问:送赵伯渊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送赵伯渊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张师愚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师愚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八、御选元诗卷五十一

参考注释

临岐

亦作“ 临歧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文选·鲍照<舞鹤赋>》:“指会规翔,临岐矩步。” 李善 注:“岐,岐路也。” 唐 杜甫 《送李校书》诗:“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喫。” 宋 范成大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作诗以别》:“临岐心曲两茫然,但祝频书无别语。”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自执手临岐,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泚笔作长歌,临歧为余貺。” 郁达夫 《别掌书某君》诗:“这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别绪

分别时的思绪、情感

吹帽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 温 ( 桓温 )燕 龙山 ,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髮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良儔,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何景明 《九日》诗:“吹帽他时兴,登臺此日情。”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秦淮

河名。流经 南京 ,是 南京市 名胜之一。相传 秦始皇 南巡至 龙藏浦 ,发现有王气,于是凿 方山 ,断长垄为渎入于 江 ,以泄王气,故名 秦淮 。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 秦淮 。” 元 傅若金 《金陵晚眺》诗:“城下 秦淮 水,年年自落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 秦淮 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顷余侨居 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倚棹

见“ 倚櫂 ”。

秋听

犹秋声。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四:“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唐 卢肇 《牧童》诗:“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明 高启 《新蝉》诗:“何待当秋听,今朝已感情。”

易水

(1).水名。在 河北省 西部。源出 易县 境,入 南拒马河 。 荆轲 入 秦 行刺 秦王 , 燕太子 丹 饯别于此。《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 北周 王褒 《 * 》诗:“萧萧 易水 生波, 燕 赵 佳人自多。” 唐 李白 《留别于逖游塞垣》诗:“耻作 易水 别,临歧泪滂沱。” 明 何景明 《易水行》:“寒风夕吹 易水 波, 渐离 击筑 荆卿 歌。”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独不思该犯身伏国法,死有餘辜。何至如低徊 易水 ,凭吊 夷门 ,竟足令过客欷歔,途人感泣。”

(2).以指代 荆轲 。 清 吴伟业 《又咏古》之五:“古来有烈士, 軹里 与 易水 。”

(3).指《易水歌》。 姚华 《论文后编》:“后别为一体,《易水》、《虞兮》、《大风》诸作,为后倡矣。”参见“ 易水歌 ”。参阅《战国策·燕策三》。

驱车

乘车或驾车

驱车来到国宾馆,首相已在迎门口迎候

青竹

(1).青翠的竹子。 唐 越溪杨女 谢生 《联句》:“珠帘半牀月,青竹满林风。”

(2).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 唐 李颀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唐 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五代 齐己 《潇湘》诗:“毕竟输他老渔叟,緑簑青竹钓浓蓝。”

(3).借指青史。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仇兆鳌 注:“青竹,即青简。”

紫罗囊

用紫罗缝制的香囊。一种佩饰。《晋书·谢玄传》:“ 玄 少好佩紫罗香囊, 安 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紫罗囊,指戏具。暇日方饮,戒其勿纵酒以旷时。” 清 陈维崧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籤玳瑁装。”

熟知

清楚地知道

熟知学校里的那些课程

才名

(1).才华与名望。《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是时, 文帝 为五官将,而 临菑侯 植 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 宋 陆游 《读李杜诗》:“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 清 黄景仁 《夜坐述怀呈思復》诗:“似水才名难疗渴,投閒芳序易消魂。”

(2).指兼有才华与名望。《北齐书·文襄纪》:“至於才名之士,咸被荐擢。”

素业

(1).清白的操守。《三国志·魏志·徐邈胡质等传论》:“ 徐邈 清尚弘通, 胡质 素业贞粹……可谓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矣。”《晋书·陆纳传》:“汝不能光益父叔,乃復秽我素业耶!” 唐 刘长卿 《哭陈歙州》诗:“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2).先世所遗之业。旧时多指儒业。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门无富贵,易农而仕。”《隋书·张煚传》:“ 周 代公卿,类多武将,唯 羡 以素业自通,甚为当时所重。” 明 高叔嗣 《再调考功作》诗:“惟当寻素业,归卧守荆柴。”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将死之鸣》:“家世素业,不可輒废。吾家以读书相传,业之贵者也。”

(3).犹本业。 鲁迅 《坟·坚壁清野主义》:“‘坚壁清野’是兵家言,兵家非我的素业,所以这话不是从兵家得来,乃是从别的书上看来,或社会上听来的。”

承家

承继家业。《易·师》:“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未有膺龙图以建国,御凤邸以承家。” 清 杨昭 《<闲止书堂集钞>跋》:“惟我主人,清白承家,慷愾赋性,四海交游,共识心胸。”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