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庙十五首

作者:真宗 朝代:宋代

皇后庙十五首原文

淑德昭著,至乐和平。
登豆在列,蓉香处诚。
六变合礼,八音谐声。
穰穰景福,佑我休明。

诗词问答

问:皇后庙十五首的作者是谁?答:真宗
问:皇后庙十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宗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宗名句大全

真宗皇后庙十五首书法欣赏

真宗皇后庙十五首书法作品欣赏
皇后庙十五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淑德

美德。《汉书·王莽传中》:“昔 齐太公 以淑德累世,为 周氏 太师,盖予之所监也。”《后汉书·崔寔传》:“母有母仪淑德,博览书传。”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田夫人 淑德美丽,世无儔匹,愿君子善奉之,亦宿业耳。” 明 刘基 《鸡鸣曲》:“ 齐妃 播淑德,感彼虫薨薨。”

昭著

明显;显著

彰明昭著

至乐

最高妙的音乐。《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大戴礼记·王言》:“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最大的快乐。《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明 方孝孺 《赠河南王佥事序》:“遇时而得位者,众人之所慕,非君子至乐之所存也。”

和平

(1)

(2) 非暴力的;不通过战争方式的

采取和平战略

(3) 指没有敌对、争端或骚乱的

和平的环境

(4) 没有战争的

和平的方法

(5) 心平气和,和洽安宁;温和的;不猛烈的

药性和平

登豆

泛指祭器和食器。《宋史·乐志九》:“登豆在列,膋香荐诚。” 元 范梈 《将赴江淛大府校进士试作十二韵》:“山英茗在瀹,舘饭菰登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盖古人席地而坐……而殽品实置於地上,恐泥土沾污,故设登豆,且欲使稍高以便匙筯耳。”

在列

犹在位;在朝。《国语·晋语》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於民;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 韦昭 注:“列,位也,谓公卿至於士献诗以讽也。兜,惑也。”

六变

谓乐章改变六次。古代祭百神,乐章变六次祭典始成。 晋 陆云 《移书太常府荐张赡》:“广乐九奏,必登昊天之庭;《韶》《夏》六变,必饗上帝之祀矣。” 宋 欧阳修 《明堂庆成》诗:“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合礼

合乎礼仪。《易·乾》:“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 孔颖达 疏:“‘嘉会足以合礼’者,言君子能使万物嘉美集会,足以配合於礼。”《后汉书·张霸传》:“﹝ 张霸 ﹞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 张曾子 ’。”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颜丁 之合礼, 二连 之善丧,亦曷以踰。” 李善 注:“《礼记》:‘ 颜丁 善居丧……’ 郑玄 曰: 颜丁 , 鲁 人也,居丧合礼。”《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后父母百年后,容毁骨立,丧葬合礼,其名愈著。”

八音

(1).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 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郑玄 注:“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付八音於 师旷 ,孰敢争能。”

(2).泛指音乐。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 离朱 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辩八音之雅俗。”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冶铸》:“虚其腹以振盪空灵,而八音起。”

(3).八风之音。《吕氏春秋·孝行》:“杂八音,养耳之道也。” 高诱 注:“八音,八卦之音。” 陈奇猷 校释:“八音,八风之音……阴阳家以八风分属八卦,故 高 谓八卦之音。”

谐声

(1).六书之一。即形声。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2).谓声韵谐合。 唐 李绅 《皋桥》诗:“鸿鵠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清 陈维崧 《与吴汉槎书》:“ 吴 歈 越 艶,匪拟古不为功; 汉 乐 唐 謡,惟谐声乃为妙。”

穰穰

1.丰熟貌。

景福

(1).洪福;大福。《诗·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三国 魏 曹植 《精微篇》:“圣皇长寿考,景福常来仪。” 清 陈康祺 《郎替纪闻》卷一:“私幸中兴令主,仪表端凝,他日景福洪祺当与 圣祖 、 高宗 接武。” 陈毅 《七星岩》诗:“石室嘆钻天,景福秘地藏。”

(2).宫殿名。 三国 魏明帝 建,故址在 河南省 许昌市 。 三国 魏 何晏 有《景福殿赋》。

休明

(1).美好清明。《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昏乱,虽大,轻也。’” 唐 李白 《豫章行》:“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2).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 李善 注:“休明,谓 齐武皇帝 也。” 唐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诗:“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 元 黄溍 《上京道中杂诗·榆林》:“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 明 杨慎 《送许稚仁得玉字》诗:“邇载逢休明,沍寒回氲熇。”《清史稿·选举志一》:“是时天子右文,羣臣躬遇休明,翊赞文化,彬彬称极盛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