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原文

祖席为谁设,诸公愧二疏。
虽无人主眷,赖有史官书。
故里山川近,都门供帐初。
百城图画笔,几两送寒车。
老氏先知足,逋翁晚定储。
萧生亦宫傅,岁晏竟何如。

诗词问答

问:《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书法作品欣赏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祖席

饯行的宴席。 唐 杜甫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诗:“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仇兆鳌 注:“祖席,饮饯也。” 宋 梅尧臣 《梦同诸公饯仲文梦中坐上作》诗:“已许郊间陈祖席,少停车马莫催行。” 宋 贺铸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词:“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 清 杨模 《汉阳旅中送蔡子汇征游湘潭》诗:“祖席杯堪把,河桥柳掛丝。”参见“ 祖饯 ”。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二疏

亦作“ 二疎 ”。指 汉宣帝 时名臣 疏广 与兄子 受 。 广 为太傅, 受 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 晋 张协 《咏史》:“蔼蔼 东都门 ,群公祖二疎。”《隋书·韦世康传》:“欲追踪二 疎 ,伏奉尊命。” 唐 护国 《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 疏 能挂冠。” 明 何景明 《蹇赋》:“予羡夫二 疏 之鉴止兮,齐县舆而脱驾。”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官书

(1).官府的文书。《周礼·天官·宰夫》:“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 宋 陆游 《纵笔》诗:“归从册府犹披卷,了却官书更赋诗。”《冷庐杂识·小琅玕山馆诗》引 清 严比玉 《到家日作》诗:“只愁一纸官书促,容易归山又出山。”

(2).官府收藏、编撰或刊行的书籍。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 集贤 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经六年,遂无所不通。” 明 刘基 《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会有詔纂修《元史》,东南名士,一时皆集,復命充总裁,官书成,入翰林为学士。”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附复廖钰夫尚书魏和斋山长书》:“且《通志》为合省官书,必应合通省官绅之力以成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一篇:“然《三国》、《水滸》, 嘉靖 中有都察院刻本,世人视若官书,故得见收。”

故里

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都门

(1).京都城门。《汉书·王莽传下》:“兵从 宣平城门 入,民间所谓 都门 也。” 颜师古 注:“ 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 唐 韩愈 《丰陵行》诗:“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 宋 柳永 《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都中里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元皇帝 时,廷尉 张闓 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羣小患之。”

(3).借指京都。 元 揭傒斯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诗:“白髮 长洲 尉,都门万里船。” 清 顾炎武 《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诗:“两年相遇都门道,只有 王生 是故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忽有 崔元素 者,投一刺, 刘 接见。询其邦族,曰:‘ 山东 临胊 秀才也,游都门二十年矣。’”

供帐

亦作“ 供张 ”。1.陈设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亦谓举行宴会。 汉 班固 《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乎 云龙 之庭。”《汉书·张延寿传》:“上为 放 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 唐 许敬宗 《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待》诗:“万乘腾鑣惊歧路,百壶供帐饯离宫。”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 元丰 八年之元日,适大朝会,有司宿供帐,设舆輅、仪物於 大庆殿 下。”《明史·海瑞传》:“曩 胡公 按部,令所过勿供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一:“沿路州县除供张之外,还须修治道路。”

(2).指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 晋 张协 《咏史》诗:“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昔 疏广 受 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於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德 之官吏及各厂主人,盛设供帐,致敬尽礼,以相款讌,非有爱於相国也。”

(3).僧尼呈报名册于官府。《佛祖统记》卷四十:“﹝ 开元 ﹞十七年,勅天下僧尼,令三岁一造籍。供帐始此。”

百城

(1).指各个城邑。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百城烟歭,望秋露而乘风;千室云开,合宵霆而组化。” 清 钱谦益 《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知县张时旸授文林郎制》:“今长吏有遵奉詔条往復有闻者,吾用以表率新政,颁播百城,如不及焉。”

(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所以一县称平,所以百城尤最。”

(3).见“ 百城书 ”。

画笔

画画专用笔,有毛笔和硬刷

老氏

(1).指 老子 。 汉 张衡 《东京赋》:“思 仲尼 之克己,履 老氏 之常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观画听琴之会》:“淡泊全精神, 老氏 吾将师。” 清 赵翼 《书怀》诗:“敢援 老氏 戒,谓知足不辱。”

(2).指 老莱子 。相传为 春秋 末年 楚 隐士。居于 蒙山 之阳,自耕而食。 楚王 召其出仕,不就。见《高士传》卷上、《列女传》卷二。 宋 梅尧臣 《咏严子陵》:“ 老氏 轻璧马, 庄生 恶牺牛。”

知足

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知足常乐

逋翁

(1).避世之人,隐士。 宋 苏轼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之二:“説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王文诰 辑注:“逋翁,四皓也,避 秦 隐於 商山 。”

(2).特指 宋 人 林逋 。 明 张景 《飞丸记·盟寻泉石》:“ 西湖 堤畔 逋翁 院,诗和梅花嚼出玄。”参见“ 逋仙 ”。

宫傅

太子太傅的略称。 明 王世贞 《过大宗伯徐公留饮山池》诗:“杨柳腰新宫傅宅,芙蓉客满卫军池。”

岁晏

(1).一年将尽的时候。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餘粮。” 明 刘基 《秋日惨淡》:“岁晏玄冰兮,知将奈何?”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点鬢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2).指人的暮年。语本《楚辞·九歌·山鬼》:“留灵脩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洲。” 唐 李白 《赠崔郎中宗之》诗:“岁晏归去来,富贵安可求!”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诗文赏析


【原题】: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祖饯二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