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闰六月初三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喜晴(闰六月初三日)原文

迩来霔雨常霈施,云拖间或霏细丝。

高下种已布将遍,日以暄之斯为宜。

湖减二尺倏已复,满坑满谷溪流肥。

田父老谈又可听,再雨恐致泥涂滋。

稚苗方长欲受晒,更虞蔓草难耘耔。

乃顾孟婆云尔胡畏强而侮弱,而今胡不风从西北吹。

昨晚阵雨罢,东方见虹霓。

彻夜星朗晨曦披,霁景万物都熙怡。

人情变幻,于斯可知。

才廿日耳,又有喜晴时。

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吾为政者安得每人而悦之。

诗词问答

问:喜晴(闰六月初三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喜晴(闰六月初三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七

2. 闰六月初三日

参考注释

迩来

最近以来

霔雨

(1).时雨。 南朝 梁元帝 《藩难未静述怀诗》:“差营逢霔雨,立垒挂长虹。”

(2).降雨。《新唐书·黎干传》:“时大旱, 干 造土龙,自与巫覡对舞,弥月不应。又祷 孔子庙 ,帝笑曰:‘ 丘 之祷久矣。’使毁土龙,帝减膳节用,既而霔雨。”

间或

(1) 表示动作、事情时断时续地发生或者发生不是普遍的,相當于“有时候”、“偶尓”

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间或有人咳一两声

(2) 时断时续

(3) 有时候

间或有人笑一两声

细丝

古称纹银。《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时光迅速,不觉一年有餘。日大日小,只拣足色细丝,或积三分,或积二分,再少也积下一分。”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满坑满谷

语出《庄子·天运》:“在谷满谷,在阬满阬。”本谓道之流行无不用遍。后以“满坑满谷”形容数量极多而充满、拥挤的状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 劳佛 督率各小伙计开箱,开了出来,都是各种的药水,一瓶一瓶的都上了架,登时满坑满谷起来。” 叶圣陶 《倪焕之》十:“‘外面这样的教员很多么?’‘尽多尽多,到处满坑满谷。’” 茅盾 《风雪华家岭》:“五辆车子一百多客人把一个‘华家岭招待所’挤得满坑满谷。”

溪流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田父

老农

可听

(1).可以听从。《三国志·魏志·田畴传》:“﹝ 太祖 ﹞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 畴 同於 子文 辞禄, 申胥 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尚书令 荀彧 、司隶校尉 钟繇 亦以为可听。”

(2).好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心头小人》:“唱崑曲,音节殊可听。”

泥涂

亦作“ 泥涂 ”。亦作“ 泥途 ”。1.污泥;淤泥。《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於隶也。”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每岁农隙当僦人濬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

(2).泥泞的道路。《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 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 清 南潜 《听雨》诗:“前宵松月疑尘梦,明日泥涂听屐声。” 应修人 《梅雨后第一回晓游的路上要荷、舜、彦们 * 》诗:“朝霞虽淡了晓星虽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浑浑。”

(3).比喻卑下的地位。《左传·襄公三十年》:“ 武 不才,任君之大事,以 晋国 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 之罪也。”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泥途敛翮,空自望丹霄。”《红楼梦》第九十回:“同在泥涂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虚!” 郭沫若 《恢复集·我看见那资本 * 》:“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儿五口,我只好还是曳尾于泥涂。”

(4).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 宋 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六:“自谓‘银艾非吾事’,可见其泥涂轩冕之意。”

(5).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 南朝 梁 何逊 《与建安王谢秀才笺》:“州民泥涂, 何逊 死罪。”《水浒后传》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横祸,便当申救,使出泥涂。”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二节:“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惻之怀,拯吾数百兆困离庶民於泥涂;而登之袵席。”

见“ 泥涂 ”。

蔓草

爬蔓的草

荒烟蔓草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耘耔

语本《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谓除草培土。后因以“耘耔”泛指从事田间劳动。 汉 张衡 《东京赋》:“兆民劝於疆埸,感懋力以耘耔。”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如五穀之性,不艺植,不耘耔,何以知其种之美耶?”

孟婆

传说中的风神。 宋 徽宗 《月上海棠》词:“ 孟婆 且与我,做些方便。” 宋 蒋捷 《解佩令·春》词:“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裊。怎禁他 孟婆 合皁。” 清 赵翼 《湖上》诗之二:“连日狂飇捲地来, 孟婆 作意把花摧。”

云尔

语气助词,表限制,如此罢了,如此而已

为诗云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以师云尔哉。——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报信迟早云尔。——清· 袁枚《祭妹文》

姑侍异日观云尔。——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胡不

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风从

顺从,响应。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后谋力云合,指麾风从。”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大君有命,孰不风从。” 孙中山 《民生主义》第一讲:“至于 马克思 所著的书,和所发明的学说,可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大成,所以他的学说一出来之后,便举世风从。”

西北

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昨晚

昨天晚上。 唐 王维 《宿郑州》诗:“明当渡 京水 ,昨晚犹 金谷 。” 唐 崔颢 《晚入汴水》诗:“昨晚南行 楚 ,今朝北泝 河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及至他昨晚得了信,今日天不亮便往这里赶。”

阵雨

短时间内强度有显著变化的降雨

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虹霓

见“ 虹蜺 ”。

彻夜

整夜;一夜

彻夜苦读

晨曦

黎明后的微光

晨曦渐露

霁景

雨后晴明的景色。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序:“山河春而霽景华,城闕丽而年光满。” 唐 唐彦谦 《蒲津河亭》诗:“宿雨清秋霽景澂,广亭高树向晨兴。” 宋 石孝友 《点绛唇》词:“霽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熙怡

和乐;喜悦。 汉 蔡邕 《太尉乔玄碑阴》:“凡见公容貌,闻公声音,莫不熙怡悦懌。”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宋 郑侠 《烟雨楼》诗:“花鑣柳策熙怡里,耘笠渔簑笑语中。”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犬羊娩乳,熙怡自得。”

情变

(1).指思想感情的变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故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监;撮举同异,而纲领之要可明矣。”

(2).指情理的变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况文体多术,共相弥纶,一物携贰,莫不解体,所以列在一篇,备总情变。”

于斯

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可知

见“ 可知道 ”。

有喜

怀孕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大人

(1) 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

(2) 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父亲大人

(3) 成年人

大人小孩都可以来

(4) 身材长大的人

(5) 对老者、长者的敬称

(6) 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有所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为政

(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於是 晋侯 侈, 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商调曲一》:“ 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 。”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然天下不以为非者,以谓垂帘之际,不得不尔也。” 清 姚鼐 《<左传补注>序》:“ 魏献子 合诸侯,干位之人,而述其为政之美,词不恤其夸。”

(2).指执政者。《仪礼·大射》:“﹝司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 郑玄 注:“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

(3).处理政事。 唐 宋之问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为政不相师友》:“公虽受知于 文端 ,而为政不相师友,一切听从民便。”

(4).做主。《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七:“盖金微,不能为政,但随气所胜,革化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宫。《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 明 宋濂 《赵侯神道碑铭》:“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节於危难之时,盖为政以及物者易,而杀身以成仁者难。” 清 汪懋麟 《送劳书升之任黔中》诗之三:“时艰为政好,地逈得官閒。”

每人

人人,一定人群中的各个人

每人都有难处

不是每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