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安室八韵(在养心殿东暖阁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随遇得居安,养心左序端。

检身若不及,容膝已为宽。

志与青年异,题斯触处观。

敢求一已逸,实觉万民难。

为是勤宵旰,因之叶燠寒。

祈年无间意,望雨或忘餐。

骄否泰艰致,今非昔所欢。

循名如责实,赩尔祗三叹。

诗词问答

问:《随安室八韵(在养心殿东暖阁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六

2. 在养心殿东暖阁内

参考注释

随遇

顺应际遇。 清 陈宗石 《念奴娇·将之梁园舟中有感和大兄前韵》词:“行藏随遇,试看天上明月。”

居安

处于安宁的环境。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天子念致理之艰难,乐居安之闲暇,肇置三令节。”《元史·列女传序》:“则其居安而有淑顺之称,临变而有贞特之操者,夫岂偶然哉。”参见“ 居安思危 ”。

养心

涵养心志;养性

序端

堂的东墙或西墙的南端近阶处。《礼记·丧服大记》:“君将大敛,子弁絰即位于序端。” 孔颖达 疏:“序谓东序,端谓序之南头也。”参阅《左传·襄公五年》“大夫入敛” 杨伯峻 注。

检身

检点自身。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諫之义,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唐 杜甫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旧唐书·贾耽传》:“虽不能以安危大计启沃於人主,而常以检身厉行以律人。”

若不

要不是

若不是少发生一次冲突,这一天是过不去的

容膝

仅容两膝。形容居室狭小

审容膝之易安。——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青年

(1) 指人十五六岁至三十岁左右的阶段

对青年来说,没有不可超越的东西

(2) 指上述年龄的人

寻找生命永恒价值的青年

触处

处处;到处

杨花触处飞

万民

众百姓,人民

外朝以询万民。——清· 刘开《问说》

为是

抑或;还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江州 夫人语 谢遏 曰:‘汝何以都不復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 唐 吴筠 《冲虚真人》诗:“未知风乘我,为是我乘风?”《敦煌变文集·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为是上界 天帝释 ?为是梵众四天王?”

(1).因为是;为的是。 前蜀 魏承班 《玉楼春》词:“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水浒传》第五一回:“﹝ 柴进 道:﹞为是家间祖上有 陈桥 让位之功,先朝曾敕赐丹书铁券,但有做下不是的人,停藏在家,无人敢搜。”《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姑娘,这安位可是你自己的事了;但是他二位老人家,自然该双双升座,为是你一人断分不过来……如今也叫 玉格 替你代劳。”

(2).因此。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我这就给太太打电话,为是再告诉你一声,怕她一着急,把我的话忘了,你好提醒她一声。”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宵旰忧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祈年

向神灵祈求丰年

无间

(1) 中间没有间隙

亲密无间

(2) 不间断

气象观测,日夜无间

(3) 不分别

无间是非

忘餐

亦作“ 忘飡 ”。忘记饮食。形容心神专注于一事。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宋书·志序》:“每含毫握简,杼轴忘飡。”

否泰

指世道盛衰,人世通塞或运气好坏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所欢

(1).亲密的朋友,知己。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

(2).情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二三》:“夜相思,风吹窗帘动,言是所欢来。” 清 龚自珍 《金钏铭》:“腕生兰,卷袖紈,款所欢,煗与寒。”

责实

求实;符合实际。《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右臣伏以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而况於学校贡举乎!”《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今舍其大而举其细,岂责实之议乎!”

三叹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