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峪原文
西峪窈而深,来必先至此。
其下乃西沟,山路俯迤逦。
适才之所经,后驮过行李。
碧峰门在兹,进兹近五里。
曷弗从是入,丽正当阳启。
行贵不由径,何处外斯理。
肩舆兹寻胜,乃益穷宛委。
亦堪悟为文,肤浅无一是。
诗词问答
问:西峪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西峪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
2. 门名
参考注释
必先
(1). 唐 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郑光业 常言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 光业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业 为輟半铺之地……居二日, 光业 状元及第。”
(2).以称下第的同人。 唐 韩仪 《记知闻近过试》诗:“短行轴了付三銓,休把新衔恼必先。”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 韩仪 与关试后新人诗,有‘休把新衔恼必先’句,此必先又谓下第同人也。”
至此
(1) 到此
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时
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3) 达到这种情形
事情缘何至此?
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迤逦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适才
见“ 适纔 ”。
亦作“ 适才 ”。
过行
错误的行为。《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 郑玄 注:“率,循也。行过不復循行,犹不二过。”《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戒,俯仰察焉,用无过行。” 宋 张耒 《读守道诗》诗:“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
从是
犹从此。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凉州 西有 沙山 。俗云有覆师於此者,积尸数万,从是有大风吹沙覆其上,遂成山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元帝 过 江 犹好酒, 王茂弘 与帝有旧,常流涕諫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
丽正
(1).附着于正道。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梁书·元帝纪》:“丽正居贞,大横固祉。”
(2).绚丽雅正。 明 陶宗仪 《元氏掖庭记》:“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丽正兮中域,同乐兮万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大抵清新丽正的词多出自民间。”
(3).见“ 丽正脩书院 ”。
当阳
现在湖北省当阳县。又指太阳能晒着的地方
这块地当阳
由径
从小路走。《礼记·曲礼上》:“送丧不由径。” 郑玄 注:“径……邪路也。”《论语·雍也》:“有 澹臺灭明 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 偃 之室也。”后以喻行为不正或不由正道。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比周之跡已彰,尚矜介特;由径之踪尽露,自谓贞方。”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仇隙》:“ 蕘 知其由径,始恶其为人。”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肩舆
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寻胜
游赏名胜。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逢》:“策杖寻胜,不觉极远。” 清 陈维崧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怪何处北 阮 疏狂,约来朝 西山 寻胜。” 茅盾 《虹》:“春三月间游客带了酒肴来‘寻胜’,这里便是临时的雅座。”
宛委
(1).弯曲;曲折。 唐 李邕 《春赋》:“穴蚁敛翼,冰鱼鼓鳃,蠢蠢宛委,戢戢低徊。” 宋 苏舜钦 《并州新修永济桥记》:“斩北山之材,编连宛委,塞川下流,百选坚直,竖以为楹。”
(2).宛转委曲。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喜谐》:“此诗凄凉宛委,绰有风人之致。” 叶圣陶 《四三集·得失》:“但是表兄又来信了,先是一大堆抱歉的话,然后宛委地叙明不能把他补上的原由。”
(3).即 宛委山 。传说 禹 登 宛委山 得金简玉字之书,因以借喻书文之珍贵难得。如 清 阮元 所辑丛书名《宛委别藏》,即取意于此。
为文
成文,成字
为文犹可识。——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肤浅
浅薄; 不深刻
由于我们认识肤浅而感到生疏的宗教
一是
(1).一概。《宋史·选举志六》:“ 度宗 咸淳 六年,命参酌旧制,凡文武官一是以公勤廉恪为主。”
(2).谓一切。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昨得手札,属治心学,敬悉一是。”
(3).犹言统一的标准。《宋史·食货志上一》:“时有古今,世有升降,天地生财,其数有限,国家用财,其端无穷,归於一是,则‘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之外,无他技也。”《明史·刑法志一》:“律所不载者,则听之於敕,故时轻时重,无一是之归。”
(4).全凭。《儒林外史》第十回:“央媒拜允,一是二位老爷拣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