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坛祈雨进宫斋戒之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社稷坛祈雨进宫斋戒之作原文

常雩曾步祷,怵未格难谌。

逡巡又踰月,蕴隆势更侵。

群祀靡不宗,微雨弗成霖。

芒种倏已过,夏至将届临。

今岁剧常岁,缘待布秧针。

为期愈切迫,右坛躬致忱。

预日返法宫,斋戒省身心。

思过不胜思,言钦恐未钦。

郊畿多赤地,益予愁怀深。

踧踖立南荣,晚宇生浮阴。

诗词问答

问:社稷坛祈雨进宫斋戒之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社稷坛祈雨进宫斋戒之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六

参考注释

步祷

谓进行 禹 步祷告。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崇禎 辛未年五月初一日,今上因旱,诣圜丘步祷。”《清史稿·仁宗纪》:“丙午,上步祷祈雨。”

难谌

不能信任。《书·咸有一德》:“呜呼!天难諶,命靡常。” 孔颖达 疏:“以其无常,故难信。” 唐 杨炯 《唐赠荆州刺史成知礼神道碑》:“将蹈九州,平三阶,岂意大和交薄,而天道难諶,降年不永。”

逡巡

(1)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大阉亦逡巡畏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逡巡不前。

舅犯谢罪,逡巡河上。——《三国演义》

(2) 一刹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水浒传》

(3) 时光消失

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5、6或7日

夏至

(1) 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常岁

(1).长年,整年。《晋书·五行志上》:“ 吴 孙皓 时,常岁无水旱,苗稼丰美而实不成,百姓因飢,闔境皆然,连岁不已。”

(2).正常的年成。《新唐书·刘晏传》:“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紝,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大率年增十之一。”《元史·董俊传》:“我立法治财,视常岁当倍增,而民不扰也。”

(3).往年。 宋 徐铉 《稽神录·姚氏》:“明日,鱼乃大获,倍於常岁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贤孝》:“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

秧针

谓初生的稻秧。 宋 赵师侠 《小重山·农人以夜雨昼晴为夜春》词:“积水满春塍,緑波翻鬱鬱,露秧针。” 明 杨慎 《出郊》诗:“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鷺忽飞来,点破秧针緑。”《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汪梅湖 诗:“田田垄水白,秧针日已高。”

为期

作为约定的期限或日期(以两周为期)

切迫

急迫;迫切

预日

指前一天。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禁汲》:“五月朔日,端阳日,俱不汲泉水,於预日争汲,徧满缸釜,谓避井毒也。”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冬至》:“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

法宫

宫室的正殿,古代帝王处理政事之处。《汉书·晁错传》:“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法宫,路寝正殿也。”《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 唐 颜师古 注:“法坐,正坐也,听朝之处,犹言法宫、法驾也。”宫,一本作“ 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清 钱谦益 《四川雅州 * 知县刘尔宗授文林郎制》:“朕虽在明堂法宫之中, 黎 风 雅 雨夷獠杂处之民,未尝不食坐见之也。”

斋戒

古人祭祀之前,必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以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

赵王乃斋戒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送璧时斋戒。

大王亦宜斋戒。

身心

(1)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刘开《问说》

思过

对错误过失进行反思

闭閤思过,一县莫知所为。——《汉书·严延寿传》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郊畿

(1).京城郊外王畿之地。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论》:“故郊畿固而九服寧,中国实而四夷宾。” 唐 李商隐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诗:“ 信陵亭 馆接郊畿,幽象遥通 晋水祠 。” 明 谢肇淛 《秋日邀龙君御同锺伯敬林茂之赋诗》:“君今赴 河 湟 ,戎马生郊畿。”

(2).泛指郊外。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何以叙离思,携手游郊畿。” 唐 李峤 《宣州大云寺碑》:“山川磊落,郊畿枕端委之乡;岛屿凭隆,烟雾合朝宗之浦。”

赤地

光秃秃的土地;灾荒后的不毛之地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誓把赤地变沃野

愁怀

忧伤的心怀。 宋 张辑 《谒金门·花自落》词:“睡起愁怀何处著?无风花自落。”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怎能彀可情人消受锦幄凤凰衾,把愁怀都打撇在玉枕鸳鸯帐。”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二:“江上的暮色更足引动人的愁怀。”

踧踖

(1).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惶怖战慄,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 陶先生 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声。”

(2).徘徊不进貌。 宋 司马光 《上皇太后疏》:“彷徨而不自安,踧踖而不敢进。” 清 陈允衡 《江上寄答》诗:“怀刺宾在堂,将前还踧踖。”

南荣

(1).房屋的南檐。荣,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偓佺 之伦,暴於南荣。”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荣,屋南簷也。”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 钟山 对北户, 淮水 入南荣。” 王琦 注:“ 应劭 曰:‘荣,屋檐两头如翼也。’ 沉括 《笔谈》:‘荣,屋翼也,今谓之两徘徊,又谓之两厦。’”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二:“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於。” 清 钱谦益 《龚府君墓志》:“﹝君﹞晚年有末疾,不良于行。扶箯舆,坐南荣,偃曝之暇,与亲知举杯,輒復頽然霑醉。”

(2).南方之地。《楚辞·王褒<九怀·思忠>》:“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 王逸 注:“南方冬温,草木常茂,故曰南荣。”

(3).复姓。 周 有 南荣趎 。见《庄子·庚桑楚》。

标签:祈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