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毅伯述怀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和韩毅伯述怀原文

洗琖从容对圣贤,笑谈未了意凄然。
折腰我既惭陶令,肆志公宜学仲连。
三沐三熏嗟已晚,一觞一咏乐余年。
人穷愈甚诗方好,留取珠玑向后传。

诗词问答

问:和韩毅伯述怀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和韩毅伯述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王炎和韩毅伯述怀书法欣赏

王炎和韩毅伯述怀书法作品欣赏
和韩毅伯述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笑谈

笑话;笑料

传为笑谈

未了

(1) 没有了却、结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折腰

(1) 弯腰行礼,现引申作“倾倒”意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 * 《沁园春·雪》

(2) 屈身事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陶令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頫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 *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志公

尊称 南朝 梁 高僧 宝誌 (一作“保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保誌》:“今上即位,下詔曰:‘ 誌公 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南史·隐逸传·释宝誌》:“虽剃鬚髮而常冠帽,下裙纳袍,故俗呼为 誌公 。” 清 查慎行 《人海记》卷十九:“ 明 孝陵 即 梁 名僧 宝誌 瘞所,傍有八功德水。 诚意伯 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啟之, 誌公 端坐于内,髮被体,指爪绕腰矣。”

仲连

战国 时 齐 人 鲁仲连 。喜为人排难解纷,高蹈不仕。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刘生 之辩,未若 田氏 ,今之 仲连 ,求之不难。”《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一》:“ 弘高 犒 晋 师, 仲连 却 秦 军。” 李善 注引《史记》:“ 鲁仲连 , 齐 人也。 赵 孝成王 时, 秦 使 白起 围 赵 , 魏王 使将军 新垣衍 説 赵 ,尊 秦昭王 为帝, 仲连 责而归之。 新垣衍 起,再拜请出, 秦 将闻之,为却十五里。”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 长卿 冠 华阳 , 仲连 擅海阴。”

三沐三熏

亦作“ 三沐三熏 ”。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宋 李清照 《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 宋 程俱 《偶作》诗之二:“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金 元好问 《怀叔能》诗:“三沐三薰知有待,一鸣一息定谁先?”

一觞一咏

指饮酒赋诗。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觴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盘园》词:“一花一草,一觴一咏,风流杖履,野马尘埃,扶摇下视,苍然如许。” 清 戴名世 《陈某诗序》:“ 陈君 时时与樵夫渔父野老相狎,一觴一咏,悠然自得。”

余年

暮年;晚年

留取

犹留存。取,语助词。 宋 牟巘 《木兰花慢·饯公孙倅》词:“留取去思无限,江蘺香满汀洲。”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干戈尽戢文教崇,人间此时鱼化龙。留取 琼林 ,胜景无穷。”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贺程昆仑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词:“留取臂间长命缕,筭节过五日刚踰九,重为我先生寿。”

珠玑

(1) 宝珠;珠宝

(2) 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向后

后面;以后;往后。 唐 白居易 《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诗:“案头历日虽未尽,向后唯残六七行。” 宋 叶适 《淮西论钱五事状》:“钱文牴牾,若不於行使地分明加告报,终恐向后用者疑惑。”《西游记》第五七回:“师父,恕弟子这遭!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 清 黄宗羲 《辩野史》:“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復有实事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