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太守十州诗花屿

作者:陈瓘 朝代:宋代

和刘太守十州诗花屿原文

红紫商量欲满枝,持春觞豆好携持。
便须载酒凌波去,底事黄堂独赋诗。

诗词问答

问:和刘太守十州诗花屿的作者是谁?答:陈瓘
问:和刘太守十州诗花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瓘的名句有哪些?答:陈瓘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红紫

(1).红色与紫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正色,红紫则是正色以外的间色。《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朱熹 集注:“红紫,閒色不正,且近於妇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 李轨 注:“苍蝇间於白黑;红紫,似朱而非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清 曹寅 《孔雀》诗:“有时妬红紫,独立愁云天。”

(2).红花与紫花。 唐 韩愈 《晚春》诗:“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鬭芳菲。”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东风吹百花,红紫满巖谷。”

商量

(1) 交换意见

和他家里的人商量过此事

(2) 商讨

他总是蹲在草地上和别人商量

(3) 购买,问价

终日价无人商量。——《宣和遗事》

觞豆

(1).觞与豆。古代盛酒肴之具。《大戴礼记·武王践阼》:“觴豆之铭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憍则逃。’”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唯瑚璉觴豆而后雕文彤漆。”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有位而无权,有阶而无禄,则将军之策命,或厪足以易觴豆。”

(2).“觴酒豆肉”之省。泛指饮食,筵席。《文选·张衡<东京赋>》:“执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国叟。” 李周翰 注:“言天子亲执刀,肉袒割牲,奉酒及籩豆於三老五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 周振甫 注:“觴豆,犹酒席。”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一夕,吏散,庭空月明, 曹 与女罗觴豆,献酬懽洽。” 清 宋琬 《登西岳庙万寿阁》诗:“槛外河山 三辅 小,嵓前觴豆百灵朝。”

携持

亦作“携持”。携带;扶持。《后汉书·陈蕃传论》:“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世说新语·识鉴》“ 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纵心事外,疎畧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

凌波

(1) 急速奔流的水波

(2) 形容女子脚步轻盈,飘移如履水波

凌波而至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黄堂

(1).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后汉书·郭丹传》:“勑以 丹 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 李贤 注:“黄堂,太守之厅事。”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官宇》:“黄堂,《郡国志》:在鸡陂之侧, 春申君 子 假君 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儒林外史》第七回:“ 大江 烟浪杳无踪,两日黄堂坐拥。”

(2).借指太守。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卷上:“太守曰黄堂。”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黄堂。”《文明小史》第四十回:“男八字更不用説,一身衣食有餘,功名虽是异途,却有四品黄堂之分。”

(3).墓地。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太祖达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黄堂也。’”

赋诗

吟诗;写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