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

作者:王益 朝代:宋代

原文

晓剃吟髭雪半零,海窗曾咒钵龙醒。
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
云气昼间侵尘柄,藓痕春老上铜瓶。
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

诗词问答

问:《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的作者是谁?答:王益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益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益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王益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书法作品欣赏
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吟髭

诗人的胡须。 唐 杜荀鹤 《乱后再逢汪处士》诗:“笑我於身苦,吟髭白数茎。” 元 乔吉 《折桂令·拜和靖祠》曲:“再四嗟咨,捻此吟髭,弹指歌诗。” 明 杨慎 《题秋江远眺图》诗:“老倦捫萝与攀葛,倚阑独把吟髭捋。” 清 郑燮 《淮阴边寿民苇间书屋》诗:“隔岸微闻寒犬吠,几拈吟髭更漏长。”

钵龙

钵中之龙。事本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 僧涉 (一作 沙公 )者,西域人也……能以祕祝下神龙。每旱, 坚 常使之呪龙。俄而龙便下鉢中,天輒大雨”。

蚤知

先知;预见。蚤,通“ 早 ”。《管子·七法》:“故事无备,兵无立,则不蚤知。”《史记·乐毅列传》:“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於后世。”

西竺

指 天竺 。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诗:“皆云似 达摩 ,隻履还 西竺 。” 明 杜濬 《弘济寺寻蒲庵》诗:“长恨 南朝 沉铁锁,何如 西竺 引金绳。”

持法

执法。《汉书·黄霸传》:“会 宣帝 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 霸 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害羣应自慑,持法固须平。”《明史·孝宗纪》:“务存心仁恕,持法公平。”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姚姬传先生》:“持法严正, 刘文正 公甚倚任之。”

不会

(1).不领会;不知道。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臣若苟务文章,广徵经典,非唯将吏不会,亦恐 弘正 未详。” 宋 周邦彦 《南乡子》词:“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2).不可能。 明 康湋川 《粉蝶儿·寄寿康对山太史》套曲:“也不索门栽五柳,也不索湖泛扁舟,利和名自不会挂心头。” 毛 *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这样做,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

(3).谓不以时朝见天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或如 唐太宗 之责 尉迟恭 以 汉高 故事,或如 汉文 之责 吴 不会而赐杖以愧之,亦保全之一道也。”

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老上

本为 汉 初 匈奴 单于名号。后用以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史记·匈奴列传》:“ 冒顿 死,子 稽粥 立,号曰‘老上单于’。”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躡 冒顿 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宋 王禹偁 《宣徽南院使郭公墓志铭》:“焚老上之庭,横行域外。”

近来

现时期或刚过去的时期

禅观

谓依禅理参究修行。 唐 姚合 《闲居》诗:“何当学禪观,依止古先生。” 宋 陈师道 《比丘理公塔铭》:“日诵《金刚》、《行愿》两经,闔户禪观,不近人事,凡二十年。” 章炳麟 《答铁铮》:“ 明 之末世与 满洲 相抗,百折不回者,非耽悦禪观之士,即 姚江 学派之徒。”

寺院。 唐 钱起 《送僧归日本》诗:“水月通禪观,鱼龙听梵声。”

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 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手指

前肢的一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特指除拇指之外的四指之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